质粒
噬菌体
大分子
DNA
小分子
第1题: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主要原理是( )。
A、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B、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C、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D、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E、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第2题:
关于离子交换层析原理,正确的是( )。
A、酶与底物反应
B、抗原抗体反应
C、分子量的大小
D、凝胶介质形成的多孔网状结构
E、纤维素或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第3题: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条带,上边为
A、中分子物质
B、大分子物质
C、大中分子物质
D、小分子物质
E、中小分子物质
第4题:
关于SDS-PAGE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凝胶介质形成立体多孔网状结构
B、具有分子筛和电泳作用
C、用于蛋白分离
D、丙烯酰胺浓度越大,线性分离范围越小
E、小分子量蛋白离负极近
第5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条带,上边的带为
A.中等分子量
B.小分子量
C.中小分子量混合
D.大分子量
E.大小分子量混合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质粒
噬菌体
大分子
DNA
小分子
第9题:
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第10题:
中等分子量
大分子量
小分子量
大小分子量混合
中小分子量混合
第11题:
凝胶介质形成立体多孔网状结构
具有分子筛和电泳作用
用于蛋白分离
丙烯酰胺浓度越大,线性分离范围越小
小分子量蛋白离负极近
第12题:
中等分子量
大分子量
小分子量
大小分子量混合
中小分子量混合
第13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条带,上边的带为( )。
A、中等分子量
B、大分子量
C、小分子量
D、大小分子量混合
E、中小分子量混合
第14题: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的主要原理是
A、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B、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C、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D、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E、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第15题: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A、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B、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C、凝胶介质形成立体多孔网状结构,具分子筛和电泳作用
D、纤维素或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E、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第16题:
离子交换层析技术主要原理
A、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B、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C、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D、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E、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条带,上边的带为()
第20题:
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第21题:
中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大中分子物质
小分子物质
中小分子物质
第22题:
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以两性电解质制造凝胶不同的pH使带不同电荷的多肽在电泳条件下于等电停留
第23题:
蛋白质分离
噬菌体分离
大分子分离
DNA分离
小分子分离
第24题:
可分离蛋白和核酸
分离的条带上边是小分子、下边是大分子
在PAGE制备中起催化聚合作用的过硫酸铵
在电泳中,丙烯酰胺浓度越大、线性分离范围越小
电泳中缓冲液的重要成分为甘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