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对感兴趣区域组织结构正常与异常的校准
利于乳房外侧部深部病变的显示
有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第1题:
关于鼻咽部扫描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2题:
乳腺90°侧位选择的目的是()
第3题:
放大位(M)选择的目的是()
第4题:
显示病变的最佳体位的含义,错误的是()
第5题:
CC
ML
LM
CV
AT
第6题:
体位设计时,定位线对准眼眶下缘之中点
T1WI可清晰显示鼻咽部黏膜部分及深部结构
T1WI有利于浅表病变的检出和估计病变浸润的程度
黏膜部分在T1WI比肌肉信号略高
鼻咽部病变T2WI要加脂肪抑制技术
第7题:
筛选异常病灶
病变定位
病变定性
显示病变与大血管的关系
肿瘤术前分期
第8题:
血液内碘浓度增高
血供丰富的组织碘含量较高
血供少的病变组织碘含量较低
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密度差缩小
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第9题:
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利于乳房外侧部深部病变的显示
第10题:
有助于密集组织区域的显示
有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显示乳房外侧部分的深部病变
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第11题:
夸大头尾位
头尾位
乳沟位
放大位
内外斜位
第12题:
常规体位是最标准、最易发现和显示病变的体位
遵循X线摄影的常规体位、中心角度和投射方向
当病变部位与常规体位不一致时,可利用荧光透视转动不同体位,找出其病变显示的特异征象
对处于边缘部位的病变,只有采取切线位才能显示
以上都是错误的
第13题:
夸大头尾位 (XCCL)选择的目的是()
第14题:
乳沟位(CV) 选择的目的是()
第15题:
下列关于MR检查乳腺病变作用中,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第16题:
下列关于MRI检查乳腺病变作用中,描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能显示病变的形态和大小
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
对深层组织的侵犯程度
增强扫描有助于良恶性病变鉴别和明确病变实际大小
能显示病变中微小钙化
第18题:
夸大头尾位
外、内侧位
放大位
定点压迫位
侧位
第19题:
头尾位
内外斜位
乳沟位
夸大头尾位
侧位
第20题:
夸大头尾位
乳沟位
放大位
定点压迫位
侧位
第21题:
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有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显示乳房外侧部分的深部病变
第22题:
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利于良、恶性病变的区分
与标准体位结合确切乳腺病变的定位
利于乳房外侧部深部病变的显示
第23题:
90°侧位和标准体位结合成三角形来确定乳腺病变定位
定点压迫位通常结合小焦点放大摄影来提高乳房细节的分辨力
夸大头尾位能显示包括大部分腋尾的乳腺外侧部分的深部病变
乳沟位适用于增加乳房后内深部病变的显示
放大位摄影时,所用X线管焦点的尺寸一般超过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