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X线
60钴
高能X线
电子线
快中子
第1题:
局部晚期乳腺癌在诱导化疗后作改良根治术后的放疗范围是()。
第2题:
外上象限T2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化疗后,腋窝淋巴结2/11阳性()。
第3题: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内乳区照射时,内乳参考点的位置为()
第4题:
女性,52岁,因左乳肿物3个月就诊。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质硬肿物约(6×5)cm2,左腋下可及肿大淋巴结,约(2×2)cm2,双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左乳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腺癌细胞。X线胸片及腹B超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左乳腺癌、左腋下淋巴结转移。病人的治疗选择()
第5题:
关于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叙述错误的是()。
第6题:
不必再做放疗
放疗同侧腋窝
放疗同侧锁骨上
放疗同侧胸壁
放疗同侧内乳区
第7题:
全乳腺
全乳腺+腋窝淋巴结区
全乳腺+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区
全乳腺+锁骨上淋巴结区
全乳腺+内乳及锁骨上淋巴结区
第8题:
左侧乳腺癌心脏受照射无法避免,但剂量很小,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放射治疗比不放射治疗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相关生存率,但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
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非乳腺癌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脏病和肺癌
随着治疗年代的推移,与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相关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逐渐降低
在保证乳腺原发肿瘤瘤床不被遮挡的前提下,可采用心脏挡铅,以减少心脏照射范围
采用呼吸门控技术,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时照射,可减少心照射范围
第9题:
全乳腺+内乳淋巴结
全乳腺+内乳和锁骨上淋巴结
全乳腺+内乳、腋窝、锁骨上淋巴结
单纯全乳腺照射
全乳腺+腋窝淋巴结照射
第10题:
锁骨上淋巴结
腋下淋巴结
患侧肺和心脏
患侧乳房胸壁内乳淋巴结
患侧乳房胸壁
第11题:
乳腺癌进行内乳淋巴区放疗时,为减少对心脏和大血管的影响,放射源应选择()
第12题:
一乳腺癌患者,原发灶2×2cm位于外象限,行肿瘤切除术,肿瘤切缘阴性,腋窝临床检查阴性,未作手术处理,术后放疗的范围应包括( )
第13题:
一乳腺癌患者,原发灶2×2cm位于外上象限,行肿瘤切除+腋窝清扫术,肿瘤切缘阴性,术后诊断为T2NoMo,术后放疗的范围应包括()
第14题:
女,49岁,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质硬,表面不光滑,与皮肤及深部无明显粘连,无压痛。右腋窝可触及一个杏仁大淋巴结,尚活动。若为乳腺癌,应选择的治疗方案为()
第15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乳腺癌的靶区范围?()
第16题:
第17题:
同侧内乳区和胸壁
同侧内乳区、胸壁和锁骨上
同侧内乳区和锁骨上
同侧胸壁和锁骨上
同侧内乳区
第18题:
内乳淋巴结多位于胸骨旁3cm内,第1~3肋间
对于肿瘤位于内象限且腋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内乳淋巴结的阳性率高达40%~60%
如果不进行内乳区的手术或放射治疗,内乳淋巴结复发率为20%~30%
对于左侧乳腺癌,内乳区的放射治疗必须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以降低对心脏的损伤
对于亚临床病变,单前野内乳区放射治疗的准确深度为胸部CT上皮肤表面到内乳动静脉的距离
第19题:
深部X线
60钴
高能X线
电子线
快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