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诊断依据(病例分析)”相关问题
  • 第1题: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诊断依据(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1)主诉与病史①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②个人史:可有饮食和起居不规律,常有烟酒嗜好和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③症状:上腹痛是主要症状。临床特点是:慢性过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常呈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节律性,与进食相关,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约餐后1小时发生,经1~2小时逐渐缓解;性质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可伴嗳气、饱胀或黑便。(2)体征:一般缺乏特异性体征,溃疡活动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少数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而有贫血貌。(3)辅助检查: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确诊。

  • 第2题: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1)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洒,避免辛辣食物等。(2)缓解症状:促动力剂,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和多潘立酮(吗丁琳);中和胃酸,如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和氢氧化铝凝胶;解痉药,如山莨菪碱(654-2)等。(3)抑制胃酸分泌:选用受体桔抗或质子泵抑制药,疗程4~8周。可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药。(4)保护胃黏膜:主要有三种,即硫糖铝、构椽酸铋钾和前列腺类药物米索前列醇。(5)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可用一种质子泵抑制药或一种胶体钟,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组成3联用药,疗程7天。(6)防治并发症:包括必要时手术治疗。

  • 第3题:

    消化性溃疡的进一步检查(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1)幽门螺杆菌检测: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2)胃液分析: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增多,但与正常人均有很大重叠,故主要用于促胃液素瘤的辅助诊断。(3)血清促胃液素测定:血清促胃液素值一般与胃酸分泌呈反比,但在胃液素瘤时则两者同时升高。(4)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溃疡有无活动性出血。若持续隐血阳性,应注意胃溃疡恶变的可能。

  • 第4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 (1)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洒,避免辛辣食物等。(2)缓解症状:促动力剂,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和多潘立酮(吗丁琳);中和胃酸,如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和氢氧化铝凝胶;解痉药,如山莨菪碱(654-2)等。(3)抑制胃酸分泌:选用受体桔抗或质子泵抑制药,疗程4~8周。可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药。(4)保护胃黏膜:主要有三种,即硫糖铝、构椽酸铋钾和前列腺类药物米索前列醇。(5)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可用一种质子泵抑制药或一种胶体钟,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组成3联用药,疗程7天。(6)防治并发症:包括必要时手术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疼痛:与胃肠黏膜炎症、溃疡和溃疡穿孔有关。
    ②焦虑:与担心疾病过程、病情反复发作或出现并发症有关。
    ③营养失调:与进食后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有关。
    ④知识缺乏:与知识来源不足有关。
    ⑤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与溃疡病灶活动导致血管损伤有关。
    ⑥潜在并发症--幽门梗阻,与溃疡病灶反复发作导致瘢痕形成幽门狭窄有关。
    ⑦潜在并发症--急性穿孔,与溃疡病灶穿透胃肠壁浆膜层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诊断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1)主诉与病史①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②个人史:可有饮食和起居不规律,常有烟酒嗜好和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③症状:上腹痛是主要症状。临床特点是:慢性过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常呈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节律性,与进食相关,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约餐后1小时发生,经1~2小时逐渐缓解;性质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可伴嗳气、饱胀或黑便。
    (2)体征:一般缺乏特异性体征,溃疡活动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少数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而有贫血貌。
    (3)辅助检查: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确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诊断(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 (1)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溃疡、肿瘤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者,可有上腹痛反酸、胃灼热,临床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但X线和胃镜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2)卓-艾综合征:即促胃液素瘤,是胰腺非细胞瘤,能分泌大量促胃蛋白酶(促胃液素),刺激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经常处于酸性环境,导致在不典型部位发生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普通制酸药物疗效不好。空腹血清促胃液素常>500μmol/L可帮助诊断。(3)胃癌:疼痛无规律,病程较短,进展较快,疗效差,胃镜和活检病理可鉴别。(4)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位于右上腹,放射至背部,常与进食油腻有关,常伴发热和黄疸,易于鉴别。鉴别困难者可借助B超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溃疡、肿瘤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者,可有上腹痛反酸、胃灼热,临床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但X线和胃镜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
    (2)卓-艾综合征:即促胃液素瘤,是胰腺非细胞瘤,能分泌大量促胃蛋白酶(促胃液素),刺激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经常处于酸性环境,导致在不典型部位发生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普通制酸药物疗效不好。空腹血清促胃液素常>500μmol/L可帮助诊断。
    (3)胃癌:疼痛无规律,病程较短,进展较快,疗效差,胃镜和活检病理可鉴别。
    (4)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位于右上腹,放射至背部,常与进食油腻有关,常伴发热和黄疸,易于鉴别。鉴别困难者可借助B超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1)主诉与病史①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②个人史:可有饮食和起居不规律,常有烟酒嗜好和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③症状:上腹痛是主要症状。临床特点是:慢性过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常呈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节律性,与进食相关,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约餐后1小时发生,经1~2小时逐渐缓解;性质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可伴嗳气、饱胀或黑便。
    (2)体征:一般缺乏特异性体征,溃疡活动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少数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而有贫血貌。
    (3)辅助检查: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确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B

    上腹部压痛

    C

    钡餐检查有激惹及变形

    D

    钡餐检查有龛影

    E

    胃液分析结果异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女性,25岁,单位体检,平素体健,无不适。 请简要说明该病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诊断:肝囊肿
    诊断依据:
    (1)肝S5段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楚;
    (2)病灶后方回声增强,可见侧方声影;
    (3)病灶内未见血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诊断(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1)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溃疡、肿瘤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者,可有上腹痛反酸、胃灼热,临床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但X线和胃镜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2)卓-艾综合征:即促胃液素瘤,是胰腺非细胞瘤,能分泌大量促胃蛋白酶(促胃液素),刺激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经常处于酸性环境,导致在不典型部位发生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普通制酸药物疗效不好。空腹血清促胃液素常>500μmol/L可帮助诊断。(3)胃癌:疼痛无规律,病程较短,进展较快,疗效差,胃镜和活检病理可鉴别。(4)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位于右上腹,放射至背部,常与进食油腻有关,常伴发热和黄疸,易于鉴别。鉴别困难者可借助B超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 第14题:

    简述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1)主诉与病史①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②个人史:可有饮食和起居不规律,常有烟酒嗜好和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③症状:上腹痛是主要症状。临床特点是:慢性过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常呈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节律性,与进食相关,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约餐后1小时发生,经1~2小时逐渐缓解;性质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可伴嗳气、饱胀或黑便。
    (2)体征:一般缺乏特异性体征,溃疡活动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少数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而有贫血貌。
    (3)辅助检查: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确诊。

  • 第15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男性,45岁,较胖,单位体检,无明确不适。血脂增高。请简要说明该病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诊断:1、胆囊结石;
    2、左肾囊肿。
    诊断依据:
    1、胆囊腔内强回声光点聚集成堆,后伴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
    2、左肾实质上部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男性,28岁。婚后2年不育。体查左侧阴囊空虚。 请简要说明该病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诊断:左腹股沟隐睾
    诊断依据:
    左侧腹股沟内环处探及实性回声。大小2.4cm×1.3cm。病变内血流稀少。
    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内见实性回声,与腹腔相通。病变内无血流。
    右腹股沟、阴囊内及腹膜后未见睾丸回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流行性腮腺炎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疑似病例:(1)腮腺或其它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时肿痛加剧;或伴其它临床表现之一;(2)有流行病学史(病前2~3周内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伴其他临床表现之一。其他临床表现包括:
    ⑴剧烈头痛、嗜睡、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
    ⑵恶心、呕吐、伴上腹部疼痛,局部肌紧张。
    ⑶睾丸痛(常为单侧)。
    临床诊断病例:腮腺或其它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含食酸性食物时肿痛加剧以及伴有其它临床表现之一的疑似病例,并且具备流行病学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溃疡、肿瘤及其他器质性病变者,可有上腹痛反酸、胃灼热,临床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但X线和胃镜检查可完全正常或只有轻度胃炎。
    (2)卓-艾综合征:即促胃液素瘤,是胰腺非细胞瘤,能分泌大量促胃蛋白酶(促胃液素),刺激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经常处于酸性环境,导致在不典型部位发生多发性、难治性溃疡,普通制酸药物疗效不好。空腹血清促胃液素常>500μmol/L可帮助诊断。
    (3)胃癌:疼痛无规律,病程较短,进展较快,疗效差,胃镜和活检病理可鉴别。
    (4)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疼痛位于右上腹,放射至背部,常与进食油腻有关,常伴发热和黄疸,易于鉴别。鉴别困难者可借助B超检查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 消化性溃疡泛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进一步检查(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 (1)幽门螺杆菌检测: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2)胃液分析: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则增多,但与正常人均有很大重叠,故主要用于促胃液素瘤的辅助诊断。(3)血清促胃液素测定:血清促胃液素值一般与胃酸分泌呈反比,但在胃液素瘤时则两者同时升高。(4)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溃疡有无活动性出血。若持续隐血阳性,应注意胃溃疡恶变的可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溃疡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或胆道疾病者。此症颇常见,多见于年轻妇女。有时症状酷似十二指肠溃疡但X线及胃镜检查却无溃疡发现。可有胃肌张力减退,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酸、恶心和无食欲,服用制酸药不能缓解,但服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或吗丁啉后可获改善。患者常有神经官能症表现,诸如焦虑失眠、神经紧张、情绪低落、忧郁等,也可伴有肠道易激综合征,表现为结肠痉挛性腹痛或无痛性腹泻,心理治疗或镇静安定药有时奏效。
    2.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常有慢性无规律性上腹痛,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窦炎和十二指肠球炎但无溃疡,是主要的诊断和鉴别手段。
    3.胃泌素瘤亦称Zolinger-Ellison综合征,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特点是高胃泌素血症,高胃酸分泌,和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肿瘤往往很小(<1cm)生长慢,半数恶性。因胃泌素过度刺激而使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包括空肠上段经常处于高酸环境,导致多发性溃疡,以位于不典型部位(球后十二指肠降段和横段甚或空肠远段)为其特点。此种溃疡非常难治,常规胃手术后多见复发,且易并发出血,穿孔和梗阻。1/4~1/3病例伴腹泻。诊断要点是:①基础胃酸分泌过度,常>15mmol/h,基础(胃)酸排出量/最大酸排出量(BAO/MAO)60%;②X线检查常示非典型位置的溃疡。特别是多发性溃疡。伴胃内大量胃液和增粗的胃黏膜皱襞;③难治性溃疡,常规胃手术不奏效,术后易复发;④伴腹泻;⑤血清胃泌素>500ng/L(正常<100ng/L)。最近报道用H-受体拮抗药有效,但疗效不巩固,常须切除肿瘤或作全胃切除术。
    4.胃癌: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之区别极为重要,但有时比较困难。一些溃疡型胃癌在早期,其形态和临床表现可酷似良性溃疡,甚至治疗后可暂愈合(假愈),故有主张对所有胃溃疡患者都应进行胃镜检查,在溃疡边缘作多点活检,明确溃疡的性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诊断依据(病例分析)

    正确答案: (1)主诉与病史①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②个人史:可有饮食和起居不规律,常有烟酒嗜好和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③症状:上腹痛是主要症状。临床特点是:慢性过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常呈季节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发病;节律性,与进食相关,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约餐后1小时发生,经1~2小时逐渐缓解;性质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可伴嗳气、饱胀或黑便。(2)体征:一般缺乏特异性体征,溃疡活动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少数可因慢性失血或营养不良而有贫血貌。(3)辅助检查: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可确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