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半球相应部位波幅差超过50%
δ活动轻度增多
枕区以7~8Hz点的α节律为主调
中等波幅β活动分布广泛,数量超过40%
θ活动不超过5%,波幅≤30μV
第1题:
低中波幅去同步化混合波
δ波逐渐增多,占20%~50%
α波解体,被2~7Hz慢活动取代
以高波幅δ波为主,数量超过50%
以低中波幅θ频段慢波为主,并可见少量δ波
第2题:
在同一个体同一记录中,α节律的频率变化范围在两侧半球的对应区域不应超过2Hz
α节律与智力水平、性格、个性相关
枕区α节律左右两侧波幅差可以超过30%。
睁眼对光和积极的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阻滞
在确定α节律时,α节律的频率比分布、部位及反应性更重要
第3题:
界线性小儿脑电图
异常小儿脑电图
正常范围小儿脑电图
正常小儿脑电图
异常小儿脑电图,双侧颞区轻度失对称
第4题:
低波幅去同步化慢波
可见多量K-综合波
各项生理指标活跃
以高波幅波δ为主,数量超过50%
δ波逐渐增多,数量超过25%~50%
第5题:
波幅小于2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3秒
波幅大于1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3秒
波幅大于2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5~10秒
波幅大于1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5秒
波幅大于300μV,一串纺锤长度超过10秒
第6题:
背景低至中幅的慢波不超过10%~15%
背景慢波分布广泛
枕区α节律的波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枕区节律在8~12Hz,平均10Hz
背景快活动较多且广泛,额区明显
第7题: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减弱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增强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睁眼时a节律无变化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减弱
顶枕部8-12Hz的α节律,波幅20-100μV;额颞部13-25Hz的β活动波幅5-20μV。入睡后a节律增强
第8题:
枕区节律在8~12Hz,平均10Hz
枕区α节律的波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背景低至中幅的慢波超过20%~25%
背景慢波分布较局限
快活动较少,范围也小
第9题: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基本对称,但左右脑波幅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基本对称,但左右及前后脑波幅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基本对称,但左右脑频率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基本对称,但左右及前后脑频率可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及频率基本对称,但前后脑波幅可有差别
第10题:
左侧前头部缺损节律
双侧前头部β活动增多
双侧枕区8Hz活动
未记录到癫痫样放电
左侧枕区α波波幅较右侧低,但小于50%
第11题:
极低波幅
低波幅
中等波幅
高波幅
极高波幅
第12题: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基本对称,但左右脑波频率可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基本对称,但左右及前后脑波频率可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基本对称,但左右及前后脑波波幅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基本对称,但左右脑波波幅有差别
脑电活动左右半球相应区域波幅及频率基本对称,但前后脑波波幅可有差别
第13题:
α的频谱增宽,变化范围大于2Hz
α节律频率减慢至7~8Hz
额区低波幅θ活动轻度增多
低波幅δ活动轻度增多
出现某些临床意义不确定的脑波
第14题:
又称电压
以微伏(μV)为单位
波幅的测量是从一个波谷到波峰的垂直高度
成人枕区α节律的波幅通常为20~30μV
如果波幅过高,可将灵敏度由标准状态1mm=10μV调整为1mm=20μV
第15题:
失神发作初期表现为全头部高波幅棘慢复合波
痉挛发作期表现为持续不变的节律性慢棘-慢复合波(SSW)活动
局灶性强直发作表现为全头部高波幅棘-慢复合波活动
多数癫痫发作在进展过程中波幅会逐渐降低
多数病例癫痫发作期脑电图波幅始终无明显变化
第16题:
脑波形态不良
脑波波幅的调节异常
反映脑电活动的不稳定性
正常成人同一部位的频率差超过0.5Hz
两侧半球相应部位的频率差超过0.5Hz
第17题:
后头部α节律范围在9~11Hz
同一时间段内左右两侧α波频率差不超过0.5Hz
β活动在20%以下,波幅不超过50μV
θ活动不超过5%,波幅不超过30μV
全部记录中偶见δ活动,波幅不超过50μV
第18题:
广泛性
对称性
局灶性
弥漫性
多灶性
第19题:
两侧半球相应部位波幅差超过50%
δ活动轻度增多
枕区以7~8Hz点的α节律为主调
中等波幅β活动分布广泛,数量超过40%
θ活动不超过5%,波幅≤30μV
第20题:
指脑波频率的调节
指脑波波幅的调节
反映脑电活动的稳定性
正常成人同一部位的频率差不超过1Hz
正常人两侧半球相应部位的频率差不应超过1Hz
第21题:
睡眠纺锤波,K-复合波,无规律活动
2Hz以下的高波幅慢波占20%~50%以上,余为K-复合波
阵发θ节律,出现顶尖波
可见α节律解体,出现高波幅的活动
2Hz以下的高波幅慢波占50%以上,少量的K-复合波
第22题:
镇静催眠药可引起大量β活动
以β活动为主的低波幅活动,一定见于病理情况
波幅通常较低
分布广泛
情绪焦虑的患者β活动可能增多
第23题:
反映脑电活动的稳定性
正常成人同一部位的频率差不超过2Hz
指脑波波幅的调节
指脑波频率的调节
正常人两侧半球相应部位的频率保持一致
第24题:
反映脑电活动的稳定性
正常成人同一部位的频率差不超过1Hz
指脑波波幅的调节
指脑波频率的调节
正常人两侧半球相应部位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