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A 213.5B 220.0C 243.2D 275.3

题目
单选题
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A

213.5

B

220.0

C

243.2

D

275.3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A 213.5B 220.0C 243.2D 275.3”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1.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A. 213.5
    B. 220.0
    C. 243.2
    D. 275.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ηb、ηd为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由黏性土e和IL均小于0.85,查表5.2.4可得,ηb=0.3,ηd=1.6;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dγm(d-0.5)=200+1.6×18×1.5=243.2kPa。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下列丙级建筑物中,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的有( )。
    A.层数为6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的框架结构建筑
    B.层数为6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的砌体承重结构建筑
    C.跨度18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90kPa的单跨单层排架结构(6m柱距)的厂房
    D.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60kPa,高度为45m的烟囱


    答案:B,C,D
    解析:
    参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3. 0. 2规定。

  • 第3题:

    某场地,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80 kPa,建筑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尺寸为4.0×4.0m,底面埋深为1.2m,持力层为粘粒含量为14%的粉土,粉土容重为20kN/m3,0-1.2m土层的平均容重为19 kN/m3,请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fa=fakbγ(b-3)+ηdγm(d-0.5),其中ηb=0.5,ηd=2.0)


    正确答案:fa=180+0.5×20×(4-3)+2.0×19×(1.2-0.5) =216.6kPa

  • 第4题:

    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 A、170kpA
    • B、186.1kpA
    • C、168.8kpA
    • D、177.5kpA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得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为16.5kN/m3,基础底面宽度为1.5m,埋深1.8m。基底持力层为黏性土,其孔隙比为0.88,液性指数为0.86,重度为18kN/m3。试问:该持力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kPa)最接近下列()项。()
    A

    190

    B

    180

    C

    170

    D

    16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试问,基础底面标高处,②层黏土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90

    B

    210

    C

    230

    D

    26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式(5.2.4)计算,由于e和Il均小于0.85,所以ηb=0.3,ηd=1.6。则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bγ(b-3)+ηdγm(d-0.5)=150十0.3×8.5×(6-3)+1.6×(18+8.5)×0.5×(2-0.5)=189.45kPa,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7题:

    单选题
    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1.5m,墙体大放脚底面宽度b0=0.84m。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200kN/m。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其天然重度γ=17.5kN/m3,孔隙比e=0.843,液性指数IL=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经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数值
    A

    150kPa

    B

    163kPa

    C

    178kPa

    D

    187kP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A

    170kpa

    B

    186.1kpa

    C

    168.8kpa

    D

    177.5kp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柱基底面尺寸为3.2m×3.6m,埋置深度2.0m。地下水位埋深为地下1.0m,埋深范围内有两层土,其厚度分别为h1=0.8m和h2=1.2m,天然重度分别为γ1=17kN/m3和γ2=18kN/m3。基底下持力层为黏土,天然重度γ2=19kN/m3,天然孔隙比e0=0.7,液性指数IL=0.6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水的重度γw=10kN/m3)()
    A

    285kPa

    B

    295kPa

    C

    310kPa

    D

    325kPa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A

    213.5

    B

    220.0

    C

    243.2

    D

    275.3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ηb、ηd为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由黏性土e和IL均小于0.85,查表5.2.4可得,ηb=0.3,ηd=1.6。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dγm(d-0.5)=200+1.6×18×1.5=243.2kPa。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ηd分别为0.3、1.6,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埋深2m,持力层土的重度为18kN/m3,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7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

    207.7

    B

    240.8

    C

    243.2

    D

    246.2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式5.2.4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为:fa=fak+ηbγ(b-3)+ηdγm(d-0.5)=200+0+1.6×17×(2.0-0.5)=240.8kPa。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下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下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液化地基处理表 土层的厚度与计算参数 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kPa。
    A

    213.5

    B

    220.0

    C

    243.2

    D

    275.3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已知某建筑物矩形基础尺寸为4m×2m(见图),上层为黏性土,压缩模量Es1=8.5MP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80kPa;下层为淤泥质土,Es2=1.7MPa,承载力特征值fak=78kPa,基础顶面轴心荷载标准值F=680kN,则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与自重应力值pcz的和最接近于(  )kPa。


    A. 43.2
    B. 54.8
    C. 66.7
    D. 88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矩形基础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为:



    式中,pc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经计算为:pc=18×2.0=36kPa;
    Pk为基底压力,经计算为:



    查表可得,由于Es1/Es2=8.5/1.7=5,z/b=4/2=2.0>0.5,取θ=25°;
    则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为: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为:pcz=18×2+(19.0-10)×4=72kPa;
    则总和为:pz+pcz=16.07+72=88.07kPa。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方案阶段,假定,考虑采用以④层圆砾为桩端持力层的振动沉管碎石桩直径800mm进行地基处理,正方形均匀布桩,桩间距为2.4m,桩土应力比n=2.8,处理后③粉细砂层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试问,按上述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5
    B.210
    C.225
    D.240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 A、170kpa
    • B、186.1kpa
    • C、168.8kpa
    • D、177.5kpa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单选题
    某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尺寸3m×5m,基础埋深为2.0m,地下水位埋深为1.0m,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天然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75,天然重度为18kN/m3)在该土层上进行三个静载荷实验,实测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kPa、110kPa和135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作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项。()
    A

    137kPa

    B

    147kPa

    C

    157kPa

    D

    167kP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基础尺寸为16m×32m,基础底面埋深为4.4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值为13.3kN/m3。基底以下持力层为粉质黏土,浮重度为9.0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K=18°,黏聚力标准值CK=30kPa。根据上述条件,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计算公式确定该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最接近于()数值。()
    A

    392.6kPa

    B

    380.2kPa

    C

    360.3kPa

    D

    341.7kPa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条件同题(2),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kPa)与(  )项最为接近。
    A

    110

    B

    120

    C

    130

    D

    14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fa为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本规范第5.2.3条的原则确定;ηb、ηd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取值;γ为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为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γm为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为基础埋置深度(m)。
    查表5.2.4可得,淤泥质土的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d=1.0,γm计算时不考虑垫层材料重,则修正后的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dγm(d-0.5)=70+1.0×17.5×(2.7-0.5)=108.5kPa。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10,因此答案选A项。

  • 第19题:

    单选题
    某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宽度为1.5m埋深在-2.0m上部结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180KN/m自地面以下6m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19.2KN/m3孔隙比为0.768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A

    170kpa

    B

    186.1kpa

    C

    168.8kpa

    D

    177.5kpa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假定基础宽度为1.8m,按规范推荐的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A

    250

    B

    220

    C

    200

    D

    18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5条规定,当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并应满足变形要求:fa=Mbγb+Mdγmd+Mcck
    式中,Mb、Md、Mc为承载力系数;查表5.2.5可得:Mb=0.43,Md=2.72,Mc=5.31;
    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Mbγb+Mdγmd+Mcck=0.43×9×1.8+2.72×19×1.5+5.31×25=217kPa。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1题:

    单选题
    对表5-2中所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用规范方法进行深宽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A

    230

    B

    220

    C

    210

    D

    2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bγ(b-3)+ηdγm(d-0.5);
    式中,ηb、ηd为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查表5.2.4可得:ηb=0,ηd=1.0;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fakbγ(b-3)+ηdγm(d-0.5)=200+1.0×19×(1.5-0.5)=219kPa。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2题:

    单选题
    已知黏性土层①的天然孔隙比e0=0.84,液性指数IL=0.83,则修正后的基底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  )kPa。提示:假设基础宽度b<3m。
    A

    172.4

    B

    169.8

    C

    168.9

    D

    158.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计算,黏性土的天然孔隙比为:e0=0.84,液性指数IL=0.83,均小于0.85,查表5.2.4可知,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d=1.6,ηb=0.3。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γm=(17×0.8+19×0.4)/(0.8+0.4)=(13.6+7.6)/1.2=17.7kN/m3
    代入式(5.2.4),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dγm(d-0.5)=150+1.6×17.7×(1.2-0.5)=150+19.8=169.8kPa。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厂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尺寸4m×6m,基础埋深为2.0m,地下水位埋深1.0m,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天然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75,天然重度为18kN/m3)在该土层上进行三个静载荷试验,实测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kPa、110kPa、135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kPa。
    A

    110

    B

    125

    C

    140

    D

    16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计算如下:
    ①按第C.0.8条规定,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则有:
    fam=(1/3)(fa1+fa2+fa3)=(1/3)(130+110+135)=125kPa因为最大极差fa3-fa2=135-110=25<125×30%=37.5,所以取fak=fam=125kPa。
    ②按第5.2.4条规定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深宽修正,因为e=0.8,Il=0.75,均小于0.85,所以查表5.2.4可知:ηb=0.3,ηd=1.6,且又γm=(18×1+8×1)/2=13kN/m3
    所以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如下:
    fa=fak+ηbγ(b-3)+ηdγm(d-0.5)=125+0.3×8×(4-3)+1.6×13×(2-0.5)=158.6kPa

  • 第24题:

    单选题
    假定勘察报告提供①黏性土土层的孔隙比e=0.8,液性指数IL=0.8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2kPa,该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  )kPa。
    A

    162.0

    B

    176.0

    C

    78.7

    D

    189.2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bγ(b-3)+ηdγm(d-0.5);
    式中,ηb、ηd为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由于e=0.8<0.85,且IL=0.84<0.85,即均小于0.85,查表5.2.4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b=0.3,ηd=1.6;
    则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为:
    fa=fakbγ(b-3)+ηdγm(d-0.5)=162+0+1.6×17×(1.5-0.5)=189.2kPa。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