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A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
B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
C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
D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第2题: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
第3题:
()孔子的这一主张,指出了取信于民与国家政权存亡的重要关系。
第4题:
翻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第5题: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第6题:
翻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7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长上之死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饑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8题:
以培养官德为己任的孔子以()为志。
第9题:
第10题:
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
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
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
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第11题: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布政優優,百祿是遒。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
第12题:
第13题:
《行军篇》中说“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足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白话。
第14题:
朱元璋重民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15题: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学与管 理学之间关系的阐述。
第16题:
下列句子中不宾语前置用法的是()
第17题: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上说:“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十倍之利……”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第18题:
阅读下文,并按要求回答。 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长上之死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饑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将文中的用通假字写出的否定副词选出,并注出它的意义。
第19题:
()孔子的这一主张,指出了取信于民与国家政权存亡的重要关系。
第20题:
子产强调以宽为主,孔丘则以猛为主
子产强调以猛为主,孔丘则以宽为主
子产宽“少数”,猛“少数”
孔丘宽“众人”,猛“众人”
第21题:
第22题:
民为国本
以宽待民
民安则国安之
国安则民安之
第23题:
第24题:
《论语》
《左传》
《战国策》
《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