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在《钢规》中,长细比λ很常用,但是各处的取值似乎又有差别,能否归纳一下?”相关问题
  • 第1题:

    两个数字对比,当子项数值和母项数值差别很()时,常用倍数表示;差别很()时,常用系数表示。


    参考答案:大;小

  • 第2题:

    一钢压杆,容许长细比[λ]-90,采用Q235钢,计算长度为6.6m,在下列四种型号工字钢中,如仅考虑长细比要求,选用哪一种最适宜?(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工字形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翼缘外伸部分的宽厚比b/t=(10十0.1λ)式中的λ是指( )。

    • A、构件绕强轴方向的长细比
    • B、构件两个方向长细比的平均值
    • C、构件两个方向长细比的较大值
    • D、构件两个方向长细比的较小值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在《钢规》中,长细比λ很常用,但是各处的取值似乎又有差别,能否归纳一下?


    正确答案: 规范中与长细比λ计算有关的几处分述如下。
    (1)规范5.1.2条中的λ计算式该条规定了长细比λ的基本计算。该条指出λ的计算实际分成两种情况:①对于截面为双轴对称或极对称的构件,λ=l/i,并考虑两个主轴方向。这一条不难理解。②单轴对称情况,绕非对称轴z轴的长细比χ仍按照λ=lox/i计算,但绕对称轴的长细比λ需要用λ代替以考虑弯扭效应。制订该条的原因是,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轴发生弯曲失稳时,由于剪力不通过剪心,因此必然伴随着扭转,即为弯扭失稳。对于这种情况,原88规范未考虑弯扭屈曲而直接采用c类截面的做法有些粗糙,故2003规范新增加了此规定。由于λ的公式十分复杂,故规范同时给出了常用截面的λ简化计算公式,即便如此,仍是十分繁琐。值得注意的是,该条的注2指出,对单面连接的单角钢轴心受压构件,依据3.4.2条考虑了强度折减系数后就可以不考虑弯扭效应。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对5.1.2条第5款的使用:该款规定了等边单角钢绕平行轴时的换算长细比λ,和强度折减比较起来实在是太复杂,以至于参考文献[34]认为宜删去对λ的规定。
    (2)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对于受拉构件,λ只用来进行刚度验算,通常,其计算长度取为几何长度。对受压构件计算长度z。的取值,详见专题聚焦部分的"钢结构中的长细比"。
    (3)规范表5.3.8中的长细比规范表5.3.8下的注释2和注释4比较特殊。注释2:计算单角钢受压构件的长细比时,应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但计算在交叉点相互连接的交叉杆件平面外长细比时,可采用与角钢肢边平行轴的回转半径。注释4:由容许长细比控制截面的杆件,在计算其长细比时,可不考虑弯扭效应。
    (4)规范3.4.2条中的长细比规范3.4.2条规定,单面连接的单角钢作为轴心受压构件在计算稳定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对其中的λ,规定为: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此时,用到的计算长度应按照表5.3.1中的"斜平面"取值没有疑问。若是中间有联系的单角钢压杆,该如何处理?规范没有明确。笔者认为,若该联系是对平面内变形的约束,则在平面内产生约束而使计算长度变短,平面外将起控制作用,此时,应按照规范表5.3.1中的"在桁架平面外"取值,同时,取与肢边平行的回转半径;若联系是对平面外变形的约束,平面内将起控制作用,回转半径仍取与肢边平行的回转半径。

  • 第5题:

    关于风荷载的计算,《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似乎差别比较大,应如何采用?另外,《抗规》和《高规》在采用上应如何取舍?


    正确答案:关于风荷载计算,单纯从表面的文字看,《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的确有差别,但从最后的计算结果看,二者所得的数值比较接近。《高规》作为行业规程,在某些规定上会更具体,当满足该规程的适用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抗规》和《高规》之间的关系,与上述类似。

  • 第6题:

    轴心受压钢构件总体稳定验算时,容许应力折减系数φ所对应的长细比λ是绕()

    • A、两主轴方向长细比中的较大者
    • B、两主轴方向长细比中的较小者
    • C、绕弱轴方向的长细比
    • D、两主轴方向长细比中,所对应的φ较小者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在板结构中,钢支架立柱及桁架杆件的受压构件长细比不应大于()。

    • A、80
    • B、150
    • C、160
    • D、170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判断题
    所有钢构件的刚度验算都是验算长细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除钢梁外…

  • 第9题:

    问答题
    关于风荷载的计算,《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似乎差别比较大,应如何采用?另外,《抗规》和《高规》在采用上应如何取舍?

    正确答案: 关于风荷载计算,单纯从表面的文字看,《荷载规范》和《高规》的规定的确有差别,但从最后的计算结果看,二者所得的数值比较接近。《高规》作为行业规程,在某些规定上会更具体,当满足该规程的适用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抗规》和《高规》之间的关系,与上述类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板结构中,钢支架立柱及桁架杆件的受压构件长细比不应大于()。
    A

    80

    B

    150

    C

    160

    D

    17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钢规》5.1.2条第4款,给出了等边角钢绕平行轴稳定时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即公式(5.1.2-8α),但是,在该条的"注"又指出,对于单面连接的单角钢轴心受压构件,按3.4.2条考虑折减系数后可不考虑弯扭效应。二者似乎矛盾,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 规范的3.4.2条为强制性条文,按照该条,对单面连接的单角钢,在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强度和稳定性时,需要考虑折减系数。该规定是沿袭88规范的做法。考虑到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的稳定性是弯扭失稳问题,88规范中未计及弯扭影响直接取为C类截面的处理方法比较粗糙,2003规范将其改进为采用换算长细比以考虑弯扭的影响,这就是规范的5.1.2条。也就是说,采用换算长细比的做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陈绍蕃《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回顾与展望》(工业建筑,2009年第6期)中,在谈到提高规范透明度时指出:"计算的简化,不应该把问题的技术实质掩盖起来。单轴对称的轴心压杆在绕对称轴失稳时呈弯扭屈曲,必须计入扭转的不利影响。过去为了简化计算,将它作为弯曲屈曲对待,只是采用较低的稳定系数,扭转的效应被掩盖起来,不利于设计值掌握构件的真实性能。这个问题已在GB50017-2003规范得到解决。3.2.4节提到的单面连接的单角钢强度计算,则是剪切滞后的概念被掩盖了,还待解决。"只是,2003规范的公式(5.1.2-8α)计算比较麻烦,远不如折减系数简便,这就必然导致在现阶段,大家会更乐意采用强度折减系数,换算长细比的执行则会大打折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为保证轴压钢柱腹板的局部稳定,应使其高厚比不大于某一限值,此限值()
    A

    与钢材的强度和柱的长细比均有关

    B

    与钢材的强度有关,而与柱的长细比无关

    C

    与钢材的强度无关,而与柱的长细比有关

    D

    与钢材的强度和柱的长细比均无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钢压杆,容许长细比[A]-90,采用Q235钢材,计算长度为6.6m,在下列4种型号工字钢中,如仅考虑长细比要求,选用( )最适宜。

    A.
    B.
    C.
    D.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关于钢构件长细比的表述,何项正确?( )

    A.长细比是构件长度与构件截面高度之比
    B.长细比是构件长度与构件截面宽度之比
    C.长细比是构件对主轴的计算长度与构件截面宽度之比
    D.长细比是构件对主轴的计算长度与构件截面对主轴的回转半径之比

    答案:D
    解析:
    长细比是构件对主轴的计算长度与构件截面对主轴的回转半径之比。

  • 第15题:

    下列关于钢构件长细比的表述,何项正确?()

    • A、长细比是构件长度与构件截面高度之比
    • B、长细比是构件长度与构件截面宽度之比
    • C、长细比是构件对主轴的计算长度与构件截面宽度之比
    • D、长细比是构件对主轴的计算长度与构件截面对主轴的回转半径之比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钢规》5.1.2条第4款,给出了等边角钢绕平行轴稳定时的换算长细比计算公式,即公式(5.1.2-8α),但是,在该条的"注"又指出,对于单面连接的单角钢轴心受压构件,按3.4.2条考虑折减系数后可不考虑弯扭效应。二者似乎矛盾,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 规范的3.4.2条为强制性条文,按照该条,对单面连接的单角钢,在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强度和稳定性时,需要考虑折减系数。该规定是沿袭88规范的做法。考虑到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的稳定性是弯扭失稳问题,88规范中未计及弯扭影响直接取为C类截面的处理方法比较粗糙,2003规范将其改进为采用换算长细比以考虑弯扭的影响,这就是规范的5.1.2条。也就是说,采用换算长细比的做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陈绍蕃《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回顾与展望》(工业建筑,2009年第6期)中,在谈到提高规范透明度时指出:"计算的简化,不应该把问题的技术实质掩盖起来。单轴对称的轴心压杆在绕对称轴失稳时呈弯扭屈曲,必须计入扭转的不利影响。过去为了简化计算,将它作为弯曲屈曲对待,只是采用较低的稳定系数,扭转的效应被掩盖起来,不利于设计值掌握构件的真实性能。这个问题已在GB50017-2003规范得到解决。3.2.4节提到的单面连接的单角钢强度计算,则是剪切滞后的概念被掩盖了,还待解决。"只是,2003规范的公式(5.1.2-8α)计算比较麻烦,远不如折减系数简便,这就必然导致在现阶段,大家会更乐意采用强度折减系数,换算长细比的执行则会大打折扣。

  • 第17题:

    当轴心受力的钢构件长细比验算不满足要求时,通常可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减小构件的计算长度(减小构件支撑间距、增加支座对构件的约束程度等)、增大截面回转半径(在构件横截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采用能获得较大惯用性矩的截面)等。

  • 第18题:

    验算工字形组合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时,计算公式中的长细比为()。

    • A、绕强轴的长细比
    • B、绕弱轴的长细比
    • C、两方向长细比的较大值
    • D、两方向长细比的较小值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问答题
    在InDesign中能否像Word或者PageMaker那样很方便地插入页脚和页眉?

    正确答案: 完全可以。InDesign提供了激动人心的“主页”功能,按住快捷键“F12”可以调出“主页”控制面板。在“主页”里,你可以建立不止1个的主页并分配给不同的章节或者页面,灵活的主页控制功能将设计灵感发挥到淋漓尽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在《钢规》中,长细比λ很常用,但是各处的取值似乎又有差别,能否归纳一下?

    正确答案: 规范中与长细比λ计算有关的几处分述如下。
    (1)规范5.1.2条中的λ计算式
    该条规定了长细比λ的基本计算。该条指出λ的计算实际分成两种情况:①对于截面为双轴对称或极对称的构件,λ=l/i,并考虑两个主轴方向。这一条不难理解。②单轴对称情况,绕非对称轴z轴的长细比χ仍按照λ=l/i计算,但绕对称轴的长细比λ需要用λ代替以考虑弯扭效应。制订该条的原因是,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轴发生弯曲失稳时,由于剪力不通过剪心,因此必然伴随着扭转,即为弯扭失稳。对于这种情况,原88规范未考虑弯扭屈曲而直接采用c类截面的做法有些粗糙,故2003规范新增加了此规定。
    由于λ的公式十分复杂,故规范同时给出了常用截面的λ简化计算公式,即便如此,仍是十分繁琐。
    值得注意的是,该条的注2指出,对单面连接的单角钢轴心受压构件,依据3.4.2条考虑了强度折减系数后就可以不考虑弯扭效应。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对5.1.2条第5款的使用:该款规定了等边单角钢绕平行轴时的换算长细比λ,和强度折减比较起来实在是太复杂,以至于参考文献[34]认为宜删去对λ的规定。
    (2)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
    对于受拉构件,λ只用来进行刚度验算,通常,其计算长度取为几何长度。对受压构件计算长度z。的取值,详见专题聚焦部分的"钢结构中的长细比"。
    (3)规范表5.3.8中的长细比
    规范表5.3.8下的注释2和注释4比较特殊。
    注释2:计算单角钢受压构件的长细比时,应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但计算在交叉点相互连接的交叉杆件平面外长细比时,可采用与角钢肢边平行轴的回转半径。
    注释4:由容许长细比控制截面的杆件,在计算其长细比时,可不考虑弯扭效应。
    (4)规范3.4.2条中的长细比
    规范3.4.2条规定,单面连接的单角钢作为轴心受压构件在计算稳定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对其中的λ,规定为: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此时,用到的计算长度应按照表5.3.1中的"斜平面"取值没有疑问。
    若是中间有联系的单角钢压杆,该如何处理?规范没有明确。笔者认为,若该联系是对平面内变形的约束,则在平面内产生约束而使计算长度变短,平面外将起控制作用,此时,应按照规范表5.3.1中的"在桁架平面外"取值,同时,取与肢边平行的回转半径;若联系是对平面外变形的约束,平面内将起控制作用,回转半径仍取与肢边平行的回转半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当轴心受力的钢构件长细比验算不满足要求时,通常可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减小构件的计算长度(减小构件支撑间距、增加支座对构件的约束程度等)、增大截面回转半径(在构件横截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采用能获得较大惯用性矩的截面)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何谓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细晶粒钢的奥氏体晶粒是否一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的细?

    正确答案: (1)本质细晶粒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直到930℃,随温度升高,晶粒长大速度很缓慢,称本质细晶粒钢。
    (2)不一定。本质晶粒度只代表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大小。本质粗晶粒钢在较低加热温度下可获得细晶粒,而本质细晶粒钢若在较高温度下加热也会得到粗晶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在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时,对虚轴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正确答案: 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一旦绕虚轴失稳,截面上的横向剪力必须通过缀材来传递。但因缀材本身比较柔细,传递剪力时所产生的变形较大,从而使构件产生较大的附加变形,并降低稳定临界力。所以在计算整体稳定时,对虚轴要采用换算长细比(通过加大长细比的方法来考虑缀材变形对降低稳定临界力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在产品差别中,()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差别,它既有实际差别,又有消费者对它的认知。

    正确答案: 品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