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影响不显著的区域
中游设采样点
上游设采样点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1题:
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欲了解河流、湖泊的水质情况
A、应在上游设采样点
B、应在中游设采样点
C、应在下游设采样点
D、应在受人类活动影响不显著的区域设采样点
E、应在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2题:
第3题:
采样是分析的基础,所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如欲了解河流、湖泊水质情况,采样点必须设在()
第4题:
采样是分析的基础,所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如欲了解河流、湖泊水质情况,采样点必须设在()。
第5题:
对某一河流进行水质监测。如果该河流宽60米,水深3米,那么在采样过程中,需要设几个采样点?()
第6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监测点位应符合下列哪些原则?()
第7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不显著的区域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8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影响不显著的区域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9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影响不显著的区域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10题:
采样点选在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不宜设采样点
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200m以上
在水土流失严重处设采样点
第11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不显著的区域设采样点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12题:
背景
控制
对照
消减
第13题:
采样是分析的基础,所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如欲了解河流经过城市是否受影响,必须在城市的
A、上游设采样点
B、下游设采样点
C、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D、中游设采样点
E、受人类活动不显著的区域设采样点
第14题:
布设排污口区沉降物采样点时,可在上游50m处设()采样点,并应避开污水回流的影响。
第15题:
按照垂线上布点原则,当垂线深度小于5m时,采样点设在()
第16题:
采样是分析的基础,所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如欲了解河流经过城市是否受影响,必须在城市的什么地点采样()。
第17题:
应在本江(河)段()设置水体沉降物背景采样点。
第18题: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第19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不显著的区域
第20题:
上游
中游
中下游
下游
第21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不显著的区域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22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下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不显著的区域设采样点
上、中、下游各设采样点
第23题:
1
2
3
4
第24题:
上游设采样点
中游设采样点
受人类活动不显著的区域
下游设采样点
中、下游各设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