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识别异常波
脑电信号波幅低
参考电极活化而出现假性的广泛性发放
不易记录到较深部位的异常波
异常波信号范围局限
第1题:
心电图表现异常的是( )。
A.QRS波提前出现
B.aVR导联P波直立
C.aVR导联T波倒置
D.V2、V3导联出现U波
E.Ⅱ、Ⅲ、aVF导联呈Qr型
第2题:
下列疾病可引起异常Q波,但不包括
A、肥厚型心肌病患者,Ⅰ、aVL、V~V
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
B、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V~V
导联可见异常Q波
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异常Q波常出现在V、V
或Ⅱ、Ⅲ、aVF导联
D、左房黏液瘤患者,常在V~V
导联出现异常Q波
E、心脏肿瘤偶可产生类似梗死样异常Q波
第3题: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
AⅡ、Ⅲ、aVF导联有异常Q波
BV1、V2导联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及T波高耸
CⅠ、aVL导联ST段抬高
DV1、V2、V3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QS波
EV3、V4、V5导联ST抬高伴异常Q波
第4题:
关于异常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前间壁心梗V1、V2、V3导联出现异常()波或()波,前壁心梗V3、V4、V5导联出现异常()波,下壁心梗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波。
第6题: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
第7题:
异常Q波的标准通常是指()
第8题:
不容易识别异常波
脑电信号波幅低
参考电极活化而出现假性的广泛性发放
不易记录到较深部位的异常波
异常波信号范围局限
第9题:
第10题:
Ⅱ、Ⅲ、aVF导联有异常Q波
V1、V2导联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及T波高耸
Ⅰ、aVL导联ST段抬高
V1、V2、V3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QS波
V3、V4、V5导联ST抬高伴异常Q波
第11题:
参考导联记录的是每个记录电极周围的绝对电位,而不是电位差
无论参考导联还是双极导联记录的都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都会受到耳电极活化的干扰
一个记录电极在参考导联上显示为负相波,那么在双极导联上为负相波
双极导联的定位意义总是优于参考导联
第12题:
任何导联上只要看到位相倒置,即能定位此处存在异常电位
位相倒置只能出现在相邻区两个通道(如F4-C4和C4-P4)的一个公用电极(C4)上
双极导联上一个公用电极(C4)处出现了位相倒置(尖对尖),则在参考导联(耳电极为参考)上此极处常为负相波,反之亦然
形成位相倒置的两个波除了位相翻转外,波幅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在参考导联上当仅有某一个电极处出现了明显的负相尖波,换用双极导联时,只要相邻的两个通道共用这个电极,那么在这两个通道问就能形成位相倒置
第13题:
下列疾病可引起异常Q波的是
A、肥厚型心肌病患者,Ⅰ、aVL、V~V
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
B、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V~V
导联可见异常Q波
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异常Q波常出现在V、V
或Ⅱ、Ⅲ、aVF导联
D、左房黏液瘤患者,常在V~V
导联出现异常Q波
E、心脏肿瘤偶可产生类似梗死样异常Q波
第14题:
下列各项提示P波异常的是( )
A、Ⅱ导联P波直立
B、Ⅲ导联P波双向
C、aVR导联P波倒置
D、aVL导联P波低平
E、Vs导联P波倒置
第15题:
下列疾病可引起异常Q波的是()。
第16题:
关于异常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可表现为()
第18题:
后壁心肌梗塞时,()、()、()导联记录到异常Q波,()、()导联出现R波增高及T波高耸。
第19题:
各导联q波时间>0.04s,振幅大于同导联中R波的1/4,均为异常Q波
Ⅰ、Ⅱ不应出现Q波、QS波
V1、V2不应出现Q波,但可呈QS波
第20题:
第21题:
aVR导联Q波再大也无意义
QRS心电轴左偏时,Ⅲ、aVF导联可出现Q波
QRS心电轴右偏时,aVL导联可出现Q波
异常Q波表明有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不一定有异常Q波
第22题:
Ⅱ导联P波直立
Ⅲ导联P波双向
aVR导联P波倒置
aVL导联P波低平
Vs导联P波倒置
第23题: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及T波改变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及ST段水水下移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下上抬及T波改变
病理部位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上抬及T波改变
对应导联出现ST段水平下移及T波倒置
第24题:
纵联
环联
平均参考导联
耳电极为参考电极
横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