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头皮各个活性电极的电位值
耳电极接近零电位
参考电极也可以用鼻尖和乳突
为活性电极与同侧的无关电极的电位差
耳极活化使同侧各导出现负相棘波
第1题:
可减少因参考电极活化造成的双侧半球活动不对称的是( )。
A.耳电极参考
B.乳突电极参考
C.平均参考
D.中线参考
E.额极参考
第2题:
标准导联:属双极导联,只能描记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电极连接方法是:第一导联(简称Ⅰ),右臂(-),左臂(+);第二导联(简称Ⅱ),();第三导联(简称III),()
第3题:
电极与溶液界面间存在着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的绝对值是可测量。
第4题:
在出现伪迹电极附近增加电极
降低出现伪迹电极阻抗
调整耳电极
常规增加一导联记录心电
调整地线电极
第5题:
参考导联记录的是每个记录电极周围的绝对电位,而不是电位差
无论参考导联还是双极导联记录的都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都会受到耳电极活化的干扰
一个记录电极在参考导联上显示为负相波,那么在双极导联上也为负相波
双极导联的定位意义总是优于参考导联
第6题:
耳电极参考
乳突电极参考
平均参考
中线参考
额极参考
第7题:
耳电极为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
采用平均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
纵联
环联
横联
第8题:
耳电极参考
乳突电极参考
平均参考
中线参考
额极参考
第9题:
参考导联记录的是每个记录电极周围的绝对电位,而不是电位差
无论参考导联还是双极导联记录的都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都会受到耳电极活化的干扰
一个记录电极在参考导联上显示为负相波,那么在双极导联上为负相波
双极导联的定位意义总是优于参考导联
第10题:
易受其他生物电干扰
对局灶性异常定位效果好
是两个活性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双极导联是将两个活性电极分别连接到脑电图的栅极1和2上
双极导联必须和单极导联合并使用
第11题:
纵联
环联
平均参考导联
耳电极为参考电极
横联
第12题:
位相倒置可作为波形定位的依据
反映每一记录电极的绝对电位
电极间距离与波幅无关
易产生参考电极活化
可真实反映每一脑波的波幅及频率
第13题:
在微库仑分析中,()在数值上等于参考电极的电极电位与测量电极的电极电位之差,但()相反。
第14题:
可减少因参考电极活化造成的双侧半球活动不对称的是()。
第15题:
测量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的通常用到()。
第16题:
每个记录电极分别串联一个1~2MΩ的电阻,然后并联在一起
平均后的电位接近于零电位
参考电极不受位置的影响
克服了一侧耳电极活化造成的双侧不对称
无参考电极活化现象
第17题:
常规增加一导联记录心电
调整耳电极
在出现伪迹电极附近增加一电极
降低出现伪迹电极阻抗
调整地线电极
第18题:
参考电极又称活动电极
耳垂参考电极是国际标准参考电极位置
耳垂参考电极容易受心电干扰
乳突参考电极容易受头部运动干扰
平均参考导联不存在电极活化现象
第19题:
存在与各部位记录电极距离不相等的问题
不易造成双侧半球不对称
不受位置影响
电位相对为零
睡眠期的顶尖波易造成参考电极活化
第20题:
以耳电极为参考电极时不容易被活化
双侧耳电极并联后进行平均处理作为参考电极,可以完全消除耳电极活化
不能以对侧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
以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时,颞区的脑电活动最容易使耳电极活化
分别以对侧耳电极为参考电极时可以完全消除电极活化
第21题:
任何导联上只要看到位相倒置,即能定位此处存在异常电位
位相倒置只能出现在相邻区两个通道(如F4-C4和C4-P4)的一个公用电极(C4)上
双极导联上一个公用电极(C4)处出现了位相倒置(尖对尖),则在参考导联(耳电极为参考)上此极处常为负相波,反之亦然
形成位相倒置的两个波除了位相翻转外,波幅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在参考导联上当仅有某一个电极处出现了明显的负相尖波,换用双极导联时,只要相邻的两个通道共用这个电极,那么在这两个通道问就能形成位相倒置
第22题:
纵联
环联
采用平均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
耳电极为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
横联
第23题:
耳电极为参考电极
平均参考电极
纵联
Cz为参考电极
横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