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血症
血小板解聚
血液白细胞减少
细菌素产生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毛细血管出血等
第1题:
菌血症
A.细菌进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繁殖
B.细菌进入血液,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
C.细菌不进入血液,但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
D.血液或病灶内的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
E.化脓性细菌进入血液,大量繁殖,引起全身化脓性病变
第2题:
患者6岁,春节后突然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其脑脊液培养时鉴定为脑膜炎球
A、菌血症
B、血液白细胞减少
C、血小板解聚
D、细菌素产生
E、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第3题:
第4题:
春节后,某村小学四年级3名学生在1周内先后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全身满布皮肤出血点,颈项强直。脑脊液较混,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查脑脊液中A群脑膜炎球菌抗原阳性。感染后或注射菌苗后所产生的IgG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
第5题:
患者3岁,突然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皮肤出血点,颈项强直,脑脊液较混浊。为确诊此病是流脑,脑脊液接种到巧克力琼脂上培养脑膜炎球菌时需要有()
第6题:
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主要由()。
第7题:
G+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
G-细菌释放的外毒素引起
组织分解代谢产物引起
G+细菌释放的内毒素引起
大量细菌在血液内繁殖引起
第8题:
败血症
血液白细胞减少
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休克
DIC
第9题:
菌血症
血小板解聚
血液白细胞减少
细菌素产生
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第10题:
菌血症
血小板解聚
血液白细胞减少
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细菌素产生
第11题:
血液白细胞减少
细菌素产生
血小板解聚
菌血症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毛细血管出血等
第12题:
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
革兰阴性细菌释放的外毒素引起
组织分解代谢产物引起
革兰阴性细菌释放的内毒素引起
大量细菌在血液中繁殖引起
第13题:
患儿,6岁,春节后突然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脑脊液培养,鉴定为脑膜炎奈瑟菌。该种细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内毒素,内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
A、败血症
B、血液白细胞减少
C、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D、休克
E、DIC
第14题:
第15题:
患者3岁,突然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皮肤出血点,颈项强直,脑脊液较混浊。为确诊此病是流脑,脑脊液接种到巧克力琼脂上培养脑膜炎球菌时需要有()。
第16题:
患者6岁,春节后突然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其脑脊液培养时鉴定为脑膜炎球菌。该种细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内毒素,内毒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
第17题:
某患者,6岁,春节后突然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其脑脊液培养鉴定为脑膜炎奈瑟菌。该种细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内毒素,内毒素的主要作用是( )
第18题:
脑膜炎球菌侵入机体繁殖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内毒素,内毒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
第19题:
干扰脑膜炎球菌在咽隐居
抑制脑膜炎球菌生长
在补体参与下杀灭脑膜炎球菌
调理吞噬作用
交叉保护
第20题:
菌血症
血小板解聚
血液白细胞减少
细菌素产生
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第21题:
含有5%新鲜红血球的培养基
含有10%小牛血清
含有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的培养基
含卵黄的培养基
5%~10%CO2气体环境
第22题:
菌血症
血小板解聚
血液白细胞减少
细菌素产生
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周围血管出血
第23题:
含有5%新鲜红细胞的培养基
含有10%胎牛血清
含有5%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的培养基
含10%卵黄的培养基
5%~10%C02气体环境
第24题:
含有5%新鲜红细胞的培养基
含有10%小牛血清
含有万古霉素和多黏菌素的培养基
含卵黄的培养基
5%~10%CO气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