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比对路线确定传递装置
选用合理的方法对传递装置进行稳定性考核
确定传递装置的运输方式,对传递装置采用必要的包装方式
可采用二台传递装置同时进行比对
第1题:
用水表试验装置检定水表,属于下列哪种量值传递方式,()。
第2题:
传动装置是将运动和动力传递、变换给工作装置的中间环节,它的作用有()
第3题:
比对完成后应出具比对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比对的概况及说明;传递标准(或样品)技术状况的描述,包括稳定性和运输性能;();比对结果及不确定度分析;结论等。
第4题:
圆环式
星形式
组台式
花瓣式
第5题:
只能选择传递比较法
只能选择比对法
可以在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中任选一种
原则上应采用传递比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比对
第6题:
传递路线及比对时间
参考债的来源
传递装置的交接
比对任务来源
第7题:
准确性
稳定性
灵敏度
分辨力
第8题:
传递装置的稳定性
实验室完成比对实验所需的最长时间
传递装置的运输及交通方式
在比对过程中因参比实验室标准装置出现意外故障而延迟的时间
第9题:
比对结果满意,可以正常使用
比对结果无法判定
比对结果级别满意,但应加以改进
比对结果不满意,应分析原因
第10题:
只能选择传递比较法
只能选择比对法
可以在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中任意选择一种
原则上应采用传递比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比对法
第11题:
甲实验室在进行比对实验时,0.02级活塞式压力计标准装置出现异常,于是采用0.02级数字压力计标准装置完成比对实验
乙实验室完成比对实验后,不确定度的评定遇到困难,请求主导实验室帮助其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主导实验室收到丙实验室的比对结果后,发现其提交的不确定度过大,建议其重新评定后再提交
丁实验室在与丙实验室传递交接时传递装置状态良好,但在比对过程中发现传递装置无法开机,与主导实验室联系后,暂停比对,等待处理意见
第12题:
应对传递装置的尺寸、重量、制造商、所需附属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
应充分考虑实验和运输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一个实验室所需要的最短比对工作时间
比对的记录格式和报告内容都是参比实验室日常工作所使用的记录和证书格式
比对参考值由主导实验室根据各参比实验室比对数据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来确定,以保证比对结果的满意度。
第13题:
本次比对中,主导实验室选用2台传递标准器,比对路线为环形,当传递标准传递到第6个实验室时,发现1台传递标准损坏;由于尚有一台传递标准可用,参比实验室并没有通知主导实验室,而是继续了比对实验,传回主导实验室时发现没有损坏的那台传递标准的值与开始比对时有较大偏差。用计量知识分析这一案例。
依据JJF1117-2004《测量仪器比对规范》附录A规定“一般的,如传递标准稳定性非常好,则可采取圆环式;如传递标准稳定性比较好,则可采取花瓣式;否则只好采取星形式”。第5.2.3条规定,“当传递标准到达下一个参比实验室之后,该参比实验室要立即核查传递标准是否有损坏,并填好书面接收清单”。还规定“当传递标准(或样品)中途发生问题时,主导实验室应能提供辅助措施,保证比对按计划完成”。该案例中,以下几点不符合比对规范的要求:
①传递标准应稳定可靠。在比对实施前,主导实验室应对传递标准进行稳定性考核,以保证比对的顺利进行。当传递标准器稳定性容易受环境、运输等影响时,为了比对结果的有效性,应选择花瓣式比对以及同时测量两台或两台以上传递标准的比对方案。
②如果比对过程中传递标准器出现故障,参比实验室应及时通知主导实验室并停止比对试验,等待处理。
③如果比对过程中传递标准器出现故障,主导实验室应能提供辅助措施,保证比对按计划进行。
第14题:
比对完成后应出具比对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比对的概况及说明;(),包括稳定性和运输性能;比对数据记录必要的图表;比对结果及不确定度分析;结论等。
第15题:
控制和保护装置指()。
第16题:
某参比实验室的测得值
各参比实验室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
主导实验室赋给传递装置的校准值
传递装置为某一有证标准物质时,有证标准物质的认定值
第17题:
只能选择传递比较法
只能选择比对法
可以在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中任意选择一种
原则上应采用传递比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比对法
第18题:
在进行比对数据处理时,主导实验室发现甲参比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偏离参考值较大,要求该实验室重新提交数据
甲参比实验室与乙参比实验室的计量标准准确度等级相同,直接引用了乙参比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
丙参比实验室接收到传递装置后,发现其外观有破损,但尚能正常工作,检定人员觉得对计量性能没有影响,继续进行比对实验
比对实施前,主导实验室针对传递装置的特性制定了拆包、安装等搬运处理要求,并选择适当的传递路线
第19题:
核查传递标准是否有损坏,并决定是否继续参加比对
核对货物清单
填好交接单
通知主导实验室
第20题:
改变运动速度
改变运动形式
在传递运动的同时传递动力
传递能源
节能
第21题:
主导实验室应针对传递装置的特性提出其搬运处理要求
各参比实验室在接到传递装置后,应立即核查其是否有损坏
传递装置交接时,若发现其出现异常,经交接双方确认后即可宣布比对终止
若传递装置稳定性易受运输等影响时,可以选择两台传递装置同时比对
第22题:
确定稳定、可靠的传递装置及适当的传递方式
在比对方案规定的时限内提交比对原始数据、测得值及其不确定度
参与比对总结报告的讨论
确保传递装置的安全和完整,如出现意外,应及时自行处理
第23题:
参加实验室
主导实验室
比对组织者
与本次比对无关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