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若某人群某疾病发生的阳性数X服从二项分布,则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出n个人,阳性数X不少于k人的概率为()。A P(k+1)+P(k+2)+…+P(n)B P(0)+P(1)+…+P(k)C P(0)+P(1)+…+P(k+1)D P(k)+P(k+1)+…+P(n)E P(1)+P(2)+…+P(k)

题目
单选题
若某人群某疾病发生的阳性数X服从二项分布,则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出n个人,阳性数X不少于k人的概率为()。
A

P(k+1)+P(k+2)+…+P(n)

B

P(0)+P(1)+…+P(k)

C

P(0)+P(1)+…+P(k+1)

D

P(k)+P(k+1)+…+P(n)

E

P(1)+P(2)+…+P(k)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单选题若某人群某疾病发生的阳性数X服从二项分布,则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出n个人,阳性数X不少于k人的概率为()。A P(k+1)+P(k+2)+…+P(n)B P(0)+P(1)+…+P(k)C P(0)+P(1)+…+P(k+1)D P(k)+P(k+1)+…+P(n)E P(1)+P(2)+…+P(k)”相关问题
  • 第1题: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是()。

    A. F=P?(1+i)

    B. F=P?(FVIF,k,n)

    C. F=P?(PVIFA,k,n)

    D. F=P?(FVIF,k,,n+1)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市场价格比较法中的相似比较法,若参照物的市场价为P0需要进行调整的参数为K,则用相似比较法来评估二手车的价值P为()

    A.P=P0×(1±k)

    B.P=P0/(1±k)

    C.P=P0+(1±k)

    D.P=P0-(1±k)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下面的算法是计算不带节点的单链表长度,其中能正确执行的是______。

    A.Function Length(L:Link) integer begin p:=L; j:=0; while p↑.next≠NIL DO [p:=p↑.next; j:=j+1 ] return(j) end;

    B.Function Length(L:Link) integer begin p:=L; k:=0; while p≠NIL DO [p:=p↑.next; k:=k+1) return(k) end;

    C.Function Length(L:Link)integer begin p:=L;k:=0; repeat k:=k+1; p=p↑.next until p=NIL return(k-1) end;

    D.Function Length(L:Link)integer begin p:=L↑.next; k:=1; while p≠NIL DO [k:=k+1; p:=p↑.next] return(k) end;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main() { char a[]="ABCDEFGH",b[]="abCDefGh"; char*p1,*p2;int k; p1=a;p2=b; for(k=0;k<=7;k++) if*(p1+k)==*(p2+k))printf("%c",*(p1+k)); printf("\n"); }

    A.ABCDEFG

    B.CDG

    C.abcdefgh

    D.abCDefGh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设随机变量x服从b(n,p),则( )。

    A.分布列:P(X=x)=(1-p) n-x (x=0,1,2,…,n)

    B.E(X)=np

    C.Var(X)=np(1-p)

    D.Var(X)=np(1-p)2

    E.Var(X)=p(1-p)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以下子例行程序用于实现向一维数组下标为P的数组元素处插入一个整数X
    SUBROUTINE INSERT(B,N,P,X)
    INTEGER B(N),X,P
    DO 20 K=N-1,P,-1
    B(K+1)=______
    20 CONTINUE
    B(P)=X
    END
    为使程序完整,应在______处放入( )。

    A.X
    B.K
    C.B.(P)
    D.B.(K)

    答案:D
    解析:

  • 第7题:

    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且E(X)=2.4,D(X)=1.44,则二项分布的参数n,p分别是:

    A. n=4,p=0. 6
    B. n=6,p=0.4
    C. n=8,p=0.3
    D.n=24,p=0. 1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设X1,X2,X3是随机变量,且X1~N(0,1),X2~N(0,22),X3一N(5,32),Pj=P{一2≤xj≤2}(J=
    1,2,3),则( )。

    A.P1>P2>P3
    B.P2>P1>P3
    C.P3>P1>P2
    D.P1>P3>P2

    答案:A
    解析:

  • 第9题:

    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1,22),则有( )。
    A. P(X>1) = P(X2) = P(XC. P( X -1)
    D. P( X >1) = P(X>1)+P(XE. P(0


    答案:A,D,E
    解析:
    。X~N(1,22),即X关于1对称,选项A正确;
    P(X>2) = P(XP(00)-P(X>3) = 1-P(X3) = P(X≤3)-P(X

  • 第10题:

    若人群中某疾病发生的阳性人数X服从二项分布,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n个人,则阳性人数X不小于k人的概率为()

    • A、P(X≥k)
    • B、P(X≥k+1)
    • C、P(X≤k)
    • D、P(X≤k-1)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市场价格比较法中的相似比较法,若参照物的市场价为P0需要进行调整的参数为K,则用相似比较法来评估二手车的价值P为()

    • A、P=P0×(1±k)
    • B、P=P0/(1±k)
    • C、P=P0+(1±k)
    • D、P=P0-(1±k)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判断题
    若过程p第k次被调用,则p的DISPLAY表中就有k+1个元素。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如下程序段#include "stdio.h"typedef struct aa{ int a; struct aa *next;} M;void set(M *k,int i,int *b){ int j,d=0; for(j=1;j<i;j++) { k[j-1].next=&k[j]; k[j-1].a=b[d++]; } k[j].a=b[d];}main(){ M k[5],*p; int d[5]={23,34,45,56,67}; set(k,5,d); p=k+1; printf("%d\n",________);}要输出45,则在下画线处应填入的选项是A.p->next->a B.++p->aC.(*p).a++ D.p++ ->a


    正确答案:A
    在本题中,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结构体中有两个成员变量,一个是整型,另一个是指向该结构体的指针。然后程序定义了一无返回值的函数set,该函数带有三个参数,第一个是结构体指针变量k,第二个是整型变量i,第三个是整型指针变量b。在函数体中,首先定义了两个整型变量,然后执行for循环,从循环变量的初始值及循环结束条件我们可以知道,循环执行的次数与形参变量i有关,从循环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循环是将结构体数组中的前一个结构体的指针成员指向后一个结构体的首地址,并用数组b中的值给结构体的成员变量a赋值。
    在主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大小为5的结构体数组k和一个结构体指针p,然后定义了一个数组d,并给数组d进行了初始化操作,然后调用函数set,实参分别为结构体数组k、5和数组d,结合上面我们对set函数的分析可以知道,此时执行set的for循环,可以是结构体数组中各结构体变量的指针成员next指向下一个结构体变量,并将该结构体变量的成员a赋值为数组d的与之位置相对应的值,如结构体数组中第一个结构体变量的a被赋值为数组d中的第一个元素值,即23。那么函数调用后,结构体数组各元素的成员a的值分别为23、34、45、56、67。
    函数调用后,运行p=k+1;语句,该语句的作用是使结构体指针变量p执行结构体数组k的第二个元素,然后执行输出语句,本题要填的空就在输出语句中,根据题目要求,要输出一个45的值,当然,用数组d输出这么一个结果很简单,为d[2],但选项中并没有这项,而是需要我们从结构体数组中输出这个值,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该值对应结构体数组第三个元素的成员,而当前的p执行第二个元素,从四个选项来分析,只有A选项能完成输出45的任务。
    B选项中的++p->a由于运算符优先级问题,首先运行p->a,输出的是34,然后加1,即输出35。
    C选项中的(*p).a++等于((*p).a)++,这样的结果是34++,最后的输出结果是34。
    D选项中的p++ ->a等价于(p++)->a,显然是输出第二个结构体的a成员值,即34。

  • 第14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cli0.h>main( ){ int a,b,k,m,*p1,*p2; k=1,m=8; p1=&k,p2=&am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cli0.h>

    main( )

    { int a,b,k,m,*p1,*p2;

    k=1,m=8;

    p1=&k,p2=&m;

    a=/*p1 -m; b=*p1+*p2+6;

    printf(”%d ”,a); printf(”%d\n”b);

    }

    编译时编译器提示错误信息,你认为出错的语句是

    A) a=/*p1- m;

    B)b=*p1+*p2+6;

    C)k=1,m=8;

    D)p1=&k, p2=&m;


    正确答案:D
    【答案】D
    【知识点】C语言书写规范
    【解析】D中语句应为p1=&k,p2=&m;中间的逗号应变成分号。

  • 第15题:

    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输出数组s中最大元素的下标,请填空。main(){ int k, p,s[]={1, -9, 7, 2, -10, 3}; for(p =0, k =p; p< 6; p++) if(s[p]>s[k]) ; printf("%d\n", k);}


    正确答案:k=p
    在本题中,题目给出了程序段的功能是输出数组s中最大元素的下标。要输出最大元素的下标,肯定需要先找出最大的元素。
    在程序中,首先定义两个整型变量k和p,然后定义了一个一维数组s并初始化。接着执行for循环,循环变量的初值为0,且循环结束的条件为循环变量小于6,即数组s元素的个数,每循环一次,循环变量自加1,循环体中,首先是条件判断语句if(s[p]>s[k]),根据上面对题目的分析可知,要找出最大元素的下标,需先找出最大元素,而条件语句刚好是对两个元素进行比较,两个元素的下标分别为p和k,变量p是循环变量,用来取数组中的各个元素。从程序最后的输出语句可以看出,变量k中保存的是最大元素的下标,那么s[k]中保存的肯定就是最大的元素。如果条件结果为真,说明取到的当前数组元素值大于当前最大值,那么需要使s[k]表示s[p]值,对比这两种差别可以知道,空缺处需要填写的内容是k=p。

  • 第16题:

    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1,22),则有( )。

    A.P(X>1)=P(X<1)

    B.P(X>2)=P(X<2)

    C.P(X<1)=P(X<1)+P(X>-1)

    D.P(X>1)=P(X>1)4-P(X<-1)

    E(0<X≤3)=P(-1<X≤2)


    正确答案:ADE

  • 第17题:

    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1,22),则有( )。

    A.P(X>1)=P(X<1)

    B.P(X>2)-P(X<2)

    C.P

    D.X

    E.<1)=P(X<1)+P(X>-1)

    F.P

    G.X

    H.>1)=P(X>1)4-P(X<-1)

    P(0<X≤3)=P(-1<X≤2)


    正确答案:ADE
    X~N(1,22),即X关于l对称,选项A正确

  • 第18题:

    某建设项目现金流量图见图4-3,基准折现率为i,则该项目在k时点的现值P的表达式正确的有( )。


    A:P=A(P/A,i,n-m+1)(P/F,i,m-k-1)
    B:P=A(P/A,i,n-m+1)(P/F,i,n-k)
    C:P=A(F/A,i,n-m+1)(P/F,i,m-k-1)
    D:P=A(F/A,i,n-m+1)(P/F,i,n-k)
    E:P=A(P/A,i,n-k)-A(P/A,i,m-k-1)

    答案:A,D,E
    解析:
    2019版教材P163
    本题中,将已知的年金折算为一点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将年金往前折算,折算到m-1年末,然后再一起往k点折算;此时共有n-(m-1)个年金,从m-1到k共计息(m-1-k)次,因此P=A(P/A,i,n-m+1)(P/F,i,m-k-1)。第二种方法是将年金往后折算,折算到第n年末。然后再一起往k点折算;从n到k共计息(n-k)次。因此P=A(F/A,i,n-m+1)(P/F,i,n-k)。第三种方法如图4-4所示,在k+1与m-1增加一个等额年金A,再减去等额年金A。则k+1到n年有等额现金流入,k+1到m-1年有等额现金流出,因此P为两个年金现值的差。

  • 第19题:

    若X服从二项分布b(k;n,p),则EX=p《》( )


    答案:错
    解析:

  • 第20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P(X=K)=(K+1)/10,K=0,1,2,3,则E(X)为( )。

    A.2.4
    B.1.8
    C.2
    D.1.6

    答案:C
    解析:

    得:P(X=0)=1/10,P(X=1)=2/10,P(X=2)=3/10,P(X=3)=4/10。所以,E(X)=0×1/10+1×2/10+2×3/10+3×4/10=2。

  • 第21题:

    若过程p第k次被调用,则p的DISPLAY表中就有k+1个元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P{X=k}=θ(1-θ)k-1,k=1,2,L,其中0<θ<1,若P{X≤2}=5/9,则P{X=3}=()。


    正确答案:4/27

  • 第23题:

    问答题
    (1)两个并发进程并发执行,其中,A、B、C、D、E是原语,试给出可能的并发执行路径。  Process P             Process Q  begin                 begin               A;                  D;              B;                  E;              C;               end;           end;  (2) 两个并发进程P1和P2并发执行,它们的程序分别如下:        P1             P2         repeat            repeat          k:=k×2;        print k;          k:=k+1;         k:=0;       until false;       until false;  若令k的初值为5,让P1先执行两个循环,然后,P1和P2又并发执行了一个循环,写出可能的打印值,指出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正确答案: (1) 共有10种交错执行的路径:
    A、B、C、D、E;A、B、D、E、C;A、B、D、C、E;
    A、D、B、E、C;A、D、B、C、E;A、D、E、B、C;
    D、A、B、E、C;D、A、B、C、E;D、A、E、B、C;D、E、A、B、C。
    (2) 把语句编号,以便于描述:
    P1             P2
    repeat            repeat
    K:=k×2;   ①     print k;  ③
    K:=k+1;    ②     k:=0;   ④
    until false;        until false;
    1)K的初值为5,故P1执行两个循环后,K=23。
    2)语句并发执行有以下情况:
    ①、②、③、④,这时的打印值为:47
    ③、④、①、②,这时的打印值为:23
    ①、③、②、④,这时的打印值为:46
    ①、③、④、②,这时的打印值为:46
    ③、①、②、④,这时的打印值为:23
    ③、①、④、②,这时的打印值为:23
    由于进程P1和P2并发执行,共享了变量K,故产生了‘结果不唯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