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发现煤气泄漏,如无人来抢修,只要在泄漏点周围拉红、白安全绳就安全了”相关问题
  • 第1题:

    只要煤气设备严密不泄漏,按《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规定,允许负压操作。()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国家安全技术规程对站场燃气泄漏的抢修作业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国家安全技术规程对站场燃气泄漏的抢修作业的要求是:
    (1)低压储柜泄漏抢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检查和抢修人员宜采用燃气浓度检测器或采用检漏液、嗅觉、听觉来判断泄漏点;
    B、应根据泄漏部位及泄漏量采用相应的方法堵漏;
    C、发生大量泄漏造成储气柜快速下降时,应立即打开进口阀门、关闭出口阀门、用补充气量的方法减缓下降速度
    (2)压缩机房、烃泵房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气源、电源;开启室内防爆风机。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复供气。
    (3)地上(下)调压站、调压箱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泄漏点前后阀门,打开门窗或开启防爆风机,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复供气。
    (4)当调压站、调压箱因调压设备、安全切断设施失灵等造成出口超压时,应立即关闭调压器进出口阀门,并在超压管道上放散降压,排除故障。当压力超过下游燃气设施的设计压力时,应对超压影响区内燃气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所有隐患后方可恢复供气。
    (5)压缩天然气站出现大量泄漏时,应迅速切断站内气源、电源、设置安全警戒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泄漏点。
    (6)当压缩天然气站出现大量泄漏而造成火灾时,除控制火势进行抢修作业外,还应对末着火的其它设备和容器进行隔热、降温处理。

  • 第3题:

    发现煤气泄漏,如无人来抢修,只要在泄漏点周围拉红、白安全绳就安全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规定:低压储气柜泄漏抢修时,检查和抢修人员可采用燃气浓度检测器或采用检漏液、()、()来判断泄漏点。

    • A、视觉、嗅觉
    • B、嗅觉、听觉
    • C、听觉、触觉
    • D、触觉、嗅觉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发现室内有煤气泄漏时,应该()

    • A、首先打开门窗,将煤气逸散
    • B、应赶快查清煤气的泄漏点
    • C、赶快打电话通知煤气公司派人来检查、维修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影响转炉煤气回收不安全因素是煤气泄漏和煤气中含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用户室内燃气设施泄漏抢修作业的安全技术规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用户室内燃气设施泄漏抢修作业的安全技术规程是:
    (1)接到用户泄漏报修后应立即派人检修。
    (2)进入室内后应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打开门窗通风、切断电源、消灭火种,严禁在事故现场拨打电话。
    (3)严禁用明火查漏。应准确判断泄漏点,彻底消除隐患;当未查清泄漏点时,不得撤离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消除安全隐患为止。
    (4)漏气修理时应避免由于检修造成其他部位泄漏,应采取防爆措施,严禁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进行作业。
    (5)修复供气后,应进行复查,确认安全后,抢修人员方可撤离事故现场。

  • 第8题:

    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有定期检查泄漏的规定和要求,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低压储气柜泄漏抢修时检查和抢修人员宜采用燃气浓度检测器或采用检漏液、嗅觉、听觉来判断()。

    • A、气源
    • B、气量
    • C、泄漏点
    • D、泄漏量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发生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除现场抢修或抢险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必须立即撤离泄漏现场至安全地带,如果泄漏介质密度比空气小,疏散人员应转移到通风较好地势较泄漏点()的地方。
    A

    B

    C

    都可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丁二烯发生泄漏事故,对泄漏点进行处理时,必须首先()。
    A

    安全切断物料来源

    B

    报火警

    C

    安全查清泄漏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低压储气柜泄漏抢修时检查和抢修人员宜采用燃气浓度检测器或采用检漏液、嗅觉、听觉来判断()。
    A

    气源

    B

    气量

    C

    泄漏点

    D

    泄漏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发生煤气中毒的现场,由()负责组织查明泄漏点及泄漏原因,并对泄漏点进行处理。

    • A、岗位操作人员
    • B、班组安全员
    • C、现场指挥人员
    • D、车间安全员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发现杠杆式安全阀泄漏时,可将重锤外移以加大载荷来消除泄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发现煤气泄漏,不能在泄漏场所()。

    • A、打电话
    • B、开窗
    • C、关闭阀门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规定:铸铁管泄漏抢修时,当泄漏处开挖后,宜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

    • A、燃气检测
    • B、控制放散
    • C、临时封堵
    • D、消防稀释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发现安全阀渗漏,可对其弹簧增强压力来减少泄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造成煤气回收不安全因素是煤气泄漏和煤气中含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国家安全技术规程对燃气管网泄漏的抢修作业有何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国家安全技术规程对抢修作业的技术要求是:
    (1)抢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应立即控制气源、消灭火种,切断电源,驱散积聚的燃气。在室内应进行通风,严禁启闭电器开关及使用电话。地下管道泄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聚积在地下和构筑物空间内的燃气。
    (2)燃气设施泄漏的抢修宜在降低燃气压力或切断气源后进行。
    (3)抢修作业时,与作业相关的控制阀门必须有专人值守,并监视其压力。
    (4)当抢修中暂时无法消除漏气现象或不能切断气源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5)处理地下泄漏点开挖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抢修人员应根据管道敷设资料确定开挖点,并对周围建(构)筑物进行检测和监测,当发现漏出的燃气已渗入周围建(构)筑物时,应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疏散建(构)筑物内人员并驱散聚积的燃气;
    2.连续监测作业点可燃气体或一氧化碳浓度。当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范围内或一氧化碳浓度超过规定值时,必须强制通风,降低浓度后方可作业;
    3.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确定作业坑的放坡系数和支撑方式,并设专人监护;
    4.对钢制管道进行维护、抢修作业后,应对防腐层进行恢复并达到原管道防腐层等级。
    (6)铸铁管泄漏抢修时,在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
    1.泄漏处开挖后,宜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临时封堵。
    2.当采用阻气袋阻断气源时,应将管线内燃气压力降至阻气袋有效阻断工作压力以下,且阻气袋应在有效期内使用;给阻气代充压时,应采用专用气源工具或设施进行,且充气压力应在阻气袋允许充压范围内。
    (7)当聚乙烯塑料管道发生断管、开裂、意外损坏时,抢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取关闭阀门、使用封堵机或使用夹管器等方法有效阻断气源后进行抢修,并应采取措施保证聚乙烯塑料管熔接面处不受压力;
    2.抢修作业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和聚积;
    3.抢修作业中环境温度低于-5度或大于5级风天气时,应采取防风保温措施,并应调整连接工艺。

  • 第20题:

    丁二烯发生泄漏事故,对泄漏点进行处理时,必须首先()。

    • A、安全切断物料来源
    • B、报火警
    • C、安全查清泄漏点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战勤保障大队泄漏通信安全绳储备数量为2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单选题
    发现室内有煤气泄漏时,应该()
    A

    首先打开门窗,将煤气逸散

    B

    应赶快查清煤气的泄漏点

    C

    赶快打电话通知煤气公司派人来检查、维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用户室内燃气设施泄漏抢修作业的安全技术规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用户室内燃气设施泄漏抢修作业的安全技术规程是:
    (1)接到用户泄漏报修后应立即派人检修。
    (2)进入室内后应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打开门窗通风、切断电源、消灭火种,严禁在事故现场拨打电话。
    (3)严禁用明火查漏。应准确判断泄漏点,彻底消除隐患;当未查清泄漏点时,不得撤离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消除安全隐患为止。
    (4)漏气修理时应避免由于检修造成其他部位泄漏,应采取防爆措施,严禁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进行作业。
    (5)修复供气后,应进行复查,确认安全后,抢修人员方可撤离事故现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