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II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m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要求是1000m,且由厂界计)。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危废预处理,大气评价因子来判断哪些地方不合理()
A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II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m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要求是1000m,且由厂界计)。
C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
第10题:
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Ⅰ类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Ⅱ类功能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功能区
第11题:
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功能区
第12题:
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II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m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要求是1000m,且由厂界计)。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设施。
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厂址选择的问题()
A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II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焚烧厂内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距离主要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800m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要求是1000m,且由厂界计)。
C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建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受条件限制,必须建在上述地区时,应具备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排涝设施。
D厂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焚烧产生的炉渣及飞灰的处理与处置,其宜靠近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E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F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污水处理及排放系统。
第21题: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以下符合焚烧厂选址基本要求的是()。
A建在GB3838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功能区
B建在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
C建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D建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区
第22题:
农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居民区
第23题:
集中式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地补给径流区
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