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哪些选项是产生厌学症的可能原因?( )
A.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B.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C.老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分数,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D.虽然学生学习自觉性高,但学习能力不足
E.是因为学生好与同学交往,而无心向学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非但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的同情,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这一现象称为()。
第5题: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让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表达需要关怀的需求,则学生对班级生活、对老师容易产生认同感,不至于因师生关系的疏离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
第6题:
教师对学生不能同理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第7题:
老师认为某个学生将来能有很好的发展,就会在教学中对他更为关心,要求更多,那么这个学生真的就会发展更好,这种现象被称为()。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教师杨洋在谈教育感受时,有些无奈地说:"刚走上教师岗位时,我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一直对学生充满着爱心,希望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带好班级,促使他们成长。但很快发现,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严格要求,有时用简单命令的方式反而更加奏效,这使我对这一教育信念产生了困惑……"问题:在学生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爱"与"严格管理"之间的关系?
第9题:
第10题:
教师与不同学生的互动存在差异
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同一行为的评价不同
让部分学生享受不正当“特权”
第11题:
恰当,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恰当,必须强制每个人参加班级管理活动
不恰当,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私人空间
不恰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
第12题:
教师天天跟紧学生,不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
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育,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非但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的同情,甚至对老师产生反感,这一现象称为()。
第16题:
李老师平时对学生特别关心,每个学生有困难她都尽力帮助,李老师班里的学生成绩明显比其他班高。这说明在教师的人格中()对教学有显著影响。
第17题:
我们应该把学习障碍学生安排到班级的最后一排,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第18题:
有位教师在安排班级中随班就读的听障学生的座位时让这位学生单独坐,以避免被其他同学打扰,这一行为()妥当。
第19题:
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体现在()。
第20题:
晕轮效应
安慰剂效应
德西效应
微波效应
第21题:
教师应借助处理偶发事件引导学生成长
体谅德育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冷处理”比“热处理”好
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和个性,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多鼓励、不批评
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找不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策略
第22题:
利于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没有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权
能够加强教师的教育威信
未做到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23题:
第24题:
开放接纳的心
关心
师爱
谈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