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态度的哪些特征会对它与行为的一致性产生重要影响?A-态度的表达频率;B-态度的稳定性;C–态度的强度;D-情境压力;
_____: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情况往往出现在人们所持的态度是很微弱的或模糊的情境下。当一个人的态度是强烈而清晰的,则会提高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_____稳定的态度容更能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当人们的态度不稳定时,当前的态度比他们几个月或几年前所持的态度更能预测行为。_____一个人经常表明自己的某种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这种态度的感受就会越来越强烈,这种态度就会变得更加极端。_____只要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他就既会受到态度的影响,又受到情境的影响。当情境压力非常大的时候,就会削弱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力。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态度与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人们经常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
第5题:
关于信念、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第6题:
职业态度是指人们对职业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职业态度是职业道德的构成成因素之一,职业态度从本质上讲就是()
第7题:
影响消费者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有()
第8题: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遵循下列原则()
第9题: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第10题:
第11题:
劳动态度
工作态度
作风
第12题:
购买动机
购买能力
情境因素
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滞
第13题:
分别以认知、情感、行为为基础的态度的评价,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是主要根据相关事实而形成的态度
B、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是主要根据相关事实而形成的态度
C、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是根据感觉和价值观形成的态度
D、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是根据感觉和价值观形成的态度
E、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是根据人们对某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而形成的。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什么是服务态度?服务态度对人们的旅游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确立良好的服务态度?
第17题:
关于用要读预测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18题:
态度与一致性是受()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态度之间或态度与行为之间发生不一致,就成为认识失调,这种失调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人们寻求态度之间的一致性,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①虚荣心 ②自尊心 ③外界压力 ④现实利益 ⑤自然环境
第19题: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第20题:
能够影响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致性的因素是()。
第21题:
态度的特殊性越高,用态度预测行为越准
个体内在良我意识越强,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效率越低
态度的强度越弱,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越大
态度的可接近性越大,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小
第22题:
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就越低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态度对行为预测的效度较高
时间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
态度的强度与其对行为的预测准确性成反比
第23题:
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所持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对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