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收入与其纳税记录反映不一致时,不能仅以财务报表为准,应综合分析其纳税记录及其他相关证据,如银行交易记录等
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应收账款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应向购买方进行查证
客户经理现场核实企业资产时,不能仅以资产存放作为唯一依据,而应结合对资产所有权的调查,如调阅原始发票等
对客户的贷前调查应由双人参与,共同负责,授信调查应要求关系人回避
第1题:
对不能提供完整财务报表的机构客户,依据其(),根据客户提供的有效担保等情况制定授信方案。
第2题:
对于中小企业小额授信调查,说法正确的有()
第3题:
测算借款企业资金需求时,客户经理应()
第4题:
关于中小企业授信调查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第5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责任认定及追究办法》,如授信业务调查人员对客户提供的资料未进行认真、全面核实,未作深入调查,而向审查、审批人员提供错误的分析意见,误导相关业务决策的,授信业务调查人员的责任权重为()。
第6题:
授信发起人应对授信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及调查结论负责
对客户的贷前调查应由客户经理一人独立完成
“实质重于形式”。在对客户的授信调查过程中,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进行,不单纯依赖财务报表;
应注重材料的完整性,调查收集中小企业及其业主的非财务信息,并将此作为授信调查结论的重要依据。
第7题:
经营机构
授信决策部门
贷后管理部门
授信发放部门
第8题:
要求申请人单独予以说明
要求申请人提供与财务数据相匹配的纳税证明
终止授信调查
以上都不对
第9题:
间接调查
文案调查
抽样调查
现场实地考察
第10题:
可采用单人调查、单人实地核保方式。
更须注重进行现场调查,注意收集非财务信息和软信息,通过多渠道了解掌握授信客户的有效资产及其状况。
摸清授信客户的产品销售情况和纳税情况,预计销售收入及结算方式等,合理确定授信期限和授信品种。
企业及其关联企业有无逃废债、拖欠本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本息等不良记录及其它信誉状况。
应从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有关借款人及其经营者家庭收支和信用情况的第一手信息,作为分析借款人个人信用的基础。
第11题:
注重现场实地考察
注重收集小企业的非财务信息
根据调查和所收集信息情况来编制财务报表
主要依靠财务报表和担保作为作为分析小企业财务状况和偿还能力的依据
第12题:
相关资产证明
银行对账单
财务报表
税单证明
第13题:
关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现场调查和访谈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公司类贷款调查时需查验企业征信系统反映的融资金额与财务报表反映的是否一致,不一致的须要求企业提供有效说明。
第15题:
授信调查工作基本原则为()
第16题:
下列关于银行从事小企业授信工作时授信调查的做法,错误的是()。
第17题:
授信申请人提供的纳税证明中的纳税情况应与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收入、利润总额等相匹配,若不匹配,授信调查人员应()。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以现场调查为主、非现场调查为辅,尽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对非现场收集的信息或资料,必须经过核实才能作为依据
对集团性客户、大额贷款按有关规定实行双人调查制度
严禁不经过核实直接在调查报告中引用企业财务报表数据或企业、第三方提供的其他信息
调查报告要求体例规范,内容完整,结论清晰,论据充分,所有反映的内容必须要有事实依据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固定资产
有形净资产
净资本
无形资产
第22题:
未调查核实抵押物、质押物的权属、价值及实现抵押权、质押权的可行性、合法性,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无法得到保障的,客户经理至少承担主要责任
未对保证人进行实地核保的,客户经理承担次要责任
对新增授信客户未进行双人实地调查,对客户提供的身份证明、授信主体资格、财务状况等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未进行认真核实,并将调查、核实过程和结果以书面形式记载的,客户经理与授信经营部门负责人共同承担次要责任
对保证人的代偿能力、资信情况了解、分析不彻底,客户经理承担主要责任,授信经营部门负责人和授信审查人员共同承担次要责任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