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CO2排出
增加肺功能残气量
促进萎陷肺泡复张
减少重力依赖区肺泡的周期性开放和关闭
肺内分流减少
第1题:
判断俯卧位通气的临床疗效,不包括()。
第2题:
俯卧位通气的保护作用机制不包括下列哪项?()
第3题:
判断俯卧位通气的临床疗效,不包括下列哪项()。
第4题:
俯卧位通气改善了通气/血流比,降低了肺内分流,使胸腔压力和各部分肺通气趋向稳定
俯卧位有利于分泌物引流和促进呼吸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颅内压增高、脊髓损伤和腹部手术患者宜采用俯卧位通气
护理重点是如何翻转患者成俯卧位并维持姿势
需要邦正患者各种管道固定和通畅
第5题:
促进CO2排出
增加肺脏功能残气量
促进萎陷肺泡复张
减少重力依赖区肺泡的周期性开放和关闭
肺内分流减少
第6题:
俯卧位通气的保护作用机制不包括()
第7题:
俯卧位通气的保护作用机制不包括下列哪项()
第8题:
动脉血PaO升高
吸氧浓度降低
降低PEEP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动脉血PaCO2降低
第9题:
促进CO2排出
增加肺功能残气量
促进萎陷肺泡复张
减少重力依赖区肺泡的周期性开放和关闭
肺内分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