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锚杆与一般的支架大致相同,它们都不是消极地承受巷道围岩所产生的压力和阻止破碎岩石的垮落,而是通过锚入围岩内的锚杆来改变围岩本身的力学状态,在巷道周围形成一个完整而稳定的岩石带,锚杆与围岩共同作用而达列支护巷道的目的。
第2题:
锚杆支护是巷道掘进后向围岩中钻眼,然后将锚杆安设在眼内,对巷道围岩进行加固,以维护巷道稳定的一种支护方式。
第3题:
以加固围岩自身强度,提高围岩自稳能力为主要原则,主要选用的支护形式为()。
第4题:
关于锚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对
错
第6题:
软岩巷道通常要采用提高支护强度的手段。
对于有底鼓的巷道,宜采用如管棚、前探梁等超前支护。
对于破碎围岩,则应根据围岩稳定状态及时封顶、加固围岩
对于工作面有涌水或易冒顶的围岩,则采用深入巷道帮角位置的底脚锚杆是有效方法
使用锚注技术固结破碎围岩,既有利加固围岩又可提高锚杆的抗拔力。
第7题:
当巷道附近围岩发生变形或破坏时,依靠固定在围岩深部的锚杆所具有的刚度
当巷道附近围岩发生变形或破坏时,依靠固定在围岩深部的锚杆所具有的强度
当巷道附近围岩发生变形或破坏时,依靠固定在围岩深部的锚杆所具有的弯矩
当巷道附近围岩发生变形或破坏时,依靠固定在围岩深部的锚杆所具有的支撑力
第8题:
锚杆作用时,锚头和巷道周边围岩有同样的变形
锚杆作用时,锚尾和深部围岩有同样的变形
利用锚杆的刚度,通过锚头和锚尾约束围岩变形
锚杆头提供围岩抗力,锚杆尾提供约束围岩变形作用
第9题:
锚索对围岩施加预应力
锚索锚固力强
锚索对围岩主动施加作用力
锚杆通过与围岩的摩擦力支护
第10题:
锚注支护是在锚喷支护基础上对围岩或壁后注浆
锚注支护是在原金属支架、衬砌支护基础上,对围岩或壁后注浆
锚注支护将松散破碎围岩胶结成整体,增强围岩承载能力,使围岩与结构受力均匀
锚注支护一般不能使普通端锚锚杆实现全长锚固
锚注支护提高了锚杆的锚固力和可靠性
第11题:
软岩巷道通常要采用提高支护强度的手段。
对于底鼓巷道,宜采用管棚、前探梁等超前支护。
对于破碎围岩,则应根据围岩稳定状态及时封顶、加固围岩;
对于工作面有涌水或易冒顶的围岩,则采用深入巷道帮角位置的底脚锚杆是有效方法
使用锚注技术固结破碎围岩,既有利加固围岩又可提高锚杆的抗拔力。
第12题:
让压支护
喷混凝土
高强锚杆
可缩支架
超前支护
第13题:
锚杆是用金属或其他高抗拉性能材料制作的一种杆状构件。使用机械装置、钻结介质,将其安装在隧道(),形成承受荷载,阻止围岩变形的锚杆支护。
第14题:
锚杆支护是在巷道掘进后,先在围岩内打眼,然后在眼内插入锚杆。()
第15题:
隧道支护经常采用锚杆加固围岩,试简述锚杆的作用。
第16题:
关于锚杆支护的作用,说法不合理的是()。
第17题:
锚索锚固深度较大
锚索锚固力
锚索对围岩主动施加作用力
锚杆通过与围岩的摩擦力支护
第18题:
锚杆是置入围岩内部的支护形式
锚杆具有加固围岩的作用
和支架相比较,锚杆是一种积极支护
和锚索相比较,锚杆属于主动支护
在巷道附近围岩发生变形或破坏时,可形成对围岩的约束作用
第19题:
锚杆可利用其较高的抗压性能承受围岩的大压力
锚杆用较高的抗剪强度阻止岩体沿滑面的滑动
锚杆靠钢材的高模量可以约束围岩的变形
锚杆靠其抗拉强度来对抗围岩扩容变形的张力
第20题:
合理的锚杆布置
良好的锚杆形式
优秀的锚杆质量
合理的锚杆长度
第21题:
锚杆作用时,锚头和巷道周边围岩有同样的变形
锚杆作用时,锚尾和深部围岩有同样的变形
利用锚杆的刚度,通过锚头和锚尾约束围岩变形
依靠锚尾的预应力压紧而约束围岩变形
第22题:
坚硬的整体围岩,在压应力区应采用锚杆稳定
块状围岩,应以锚杆为主要的支护手段
层状围岩,一般采用喷混凝土支护即可,出现滑动面时则需要用锚杆加固
软弱围岩,需要立即喷射混凝土,有时还需要加锚杆和钢筋网才能稳定围岩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