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三测单绘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测单书写要求


    正确答案: 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
    1.三测单为表格式,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住院日数、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小便次数或量、出入液量、体重、页码等。
    2.三测单的绘画要求清晰,点圆线直,点线分明,大小粗细、颜色深浅一致,卷面清洁。
    3.入院日期,格式为"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例如:2002-01-20。每月第一天填写"______月______日",例如:01-20。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或新的年份,则分别填写______月______日或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4.术后天数:手术当天用红笔在40℃以上相应时间栏内填写"手术"(不写时间)。手术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填写7天,记为"1"、"2"、"3"……如果在7天内病人行第2次手术,则在手术当天用红笔在40℃以上相应时间栏内填写"手术2"(不写时间)。手术次日开始则记为"1"、"2"、"3"……连续填写7天。
    5.40℃以上体温栏的内容填写,一律用红笔填写,纵向顶格写入院、出院、转科、手术、分娩、死亡等。除手术不写时间外,其余均应写出相应时间,要求具体到小时和分钟。该时间用汉字书写。
    6.擅自外出或拒绝测量三测者,三测单上不绘制,相邻两次三测记录不连线。自外出之日起,每天在"15"的时间栏内填写"外出"。
    7.体温:
    (1)体温每格为0.1℃,用蓝笔绘画,口温为"●"、肛温为"○"、腋温为"×"。
    (2)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笔连线。
    (3)高热物理降温体温记录的绘制:高热物理降温措施实施后,一般30分钟后测体温,以红圈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如病人高热经反复降温后仍继续不降,将测得的体温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下一次体温应与物理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4)体温不升者,用蓝墨水笔在35℃以下顶格用"↓"表示。"↓"占2~3小格。
    (5)病人因故外出,回病房后补测的体温应记录于相应的时间栏内。
    8.脉搏:
    (1)每小格表示2次脉搏,脉搏以红圆点绘画,相邻两次脉搏用红线相连。
    (2)安置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以记录脉搏次数为准。
    (3)体温与脉搏重叠时,在口温"●"或腋温"×"外以红圈表示,在肛温"○"内画红点。
    (4)脉搏短绌时,以红圈表示心率,红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用红色直线填满。
    9.呼吸:记录病人自主呼吸的次数,用数字记录,相邻两次上下错开,病人使用辅助呼吸时,记录用"A"表示。
    10.体温、脉搏、呼吸应同步测量并记录。
    11.空格栏内大便、小便、体重、血压、总出入量用蓝墨水笔记录。体重单位为"kg",血压单位为"mmHg",出、入量单位为"mL"。填写时,只填写数字。12.记录大、小便以24小时为单位记录1次,填写在相应的栏内。
    (1)小便已解用"+"表示,小便未解用"0"表示,小便失禁用"*"表示。若需记录小便量时,用数字记录,计量单位为"mL"。
    (2)大便已解填写次数,未解填写"0"。大便失禁和假肛,均用"*"表示。
    (3)灌肠用"E"表示。
    ①"0/E"表示灌肠后无大便。
    ②"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
    ③"1,2/E"表示灌肠前有1次大便、灌肠后又有2次大便。
    13.出入量应当按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总量,填写在相应栏目内。
    14.血压、体重应当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每周至少1次,入院当天应有血压、体重的记录。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因病情不能测量体重时,分别用"平车"或"卧床"表示。7岁以下患儿可以只测量体温。
    15.病人如果有药物过敏史,应在三测单首页相应栏目内用红笔填写过敏药物名称。多种药物过敏时,可依次填写。
    16.采用计算机绘制和打印时,三测单可以用黑色打印。

  • 第2题:

    三视图是采用()投影法绘制的。

    • A、中心
    • B、平行
    • C、斜轴测
    • D、正轴测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采暖通风平、剖面图用,()。

    • A、轴测投影法绘制
    • B、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 C、正等轴测投影法绘制
    • D、正面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日前采用的第三方测试仪的测试方法有()。

    • A、全测
    • B、单测
    • C、多测
    • D、抽测

    正确答案:A,D

  • 第5题:

    关于三测单的绘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用红蓝铅笔描绘
    • B、口温用蓝点表示
    • C、腋温用蓝叉其外划一圆圈表示
    • D、脉搏用红圈表示
    • E、呼吸用蓝圈表示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

    • A、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 B、正二等轴测或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 C、直接正投影法或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 D、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问答题
    三测单绘制的评估

    正确答案: 1.所记录的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数值是否清楚。
    2.绘制用物是否准备齐全,适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出院病历中长期医嘱单、临床医嘱单、三测单均应按日期顺排。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根据已测数据绘制渠道断面图的步骤。

    正确答案: 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在方格纸的适中位置,画出纵横坐标轴。
    第二步:确定比例尺。用横轴表示渠边长度,采取1:2000,用纵轴表示高程,采取1:100。
    第三步:描绘渠边纵断地面线。按标桩点的高程和距离,定出各标桩点的坐标位置,然后依次将各点连成折线,即为渠边的纵断地面线。
    第四步:设计渠底线。渠底线的坡度和位置要根据水源的水位,浇灌的高程和渠道经过的地形情况确定,渠道既不产生淤泥,又不发生冲刷。一般纵坡度:干渠为1/3000至1/10000,支渠为1/1000至1/3000,斗渠为1/300至1/1000。
    渠边终点的降低量=水平距离×纵坡度
    如果渠边中间纵坡度有变化,定出其余变换点的坐标位置,依次连出渠底设计线。根据渠底设计线,便可计算出或在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出各标桩点的渠底高程,填入设计高程栏里。
    第五步:计算挖、填深度。从地面线到设计渠底线的垂直高度,即为控、填深度。地面线在设计线以上的点为控点,通常用“+”号表示,地面线在设计线以下的点为填方,通常用“-”号表示。
    挖、填深度=地面高程-设计渠底高程
    根据纵断面图上渠底的设计高程(或挖、填深度)定出渠底中心点O,然后根据渠底设计宽度,画出渠底线再根据渠道的边坡度数和设计渠深,画出边坡线,形成渠边横断面设计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沿轴测量是()的要领。
    A

    选取轴测图

    B

    绘制剖视图

    C

    选取辅助平面

    D

    绘制轴测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三测单绘制

    正确答案: 体温、脉搏和呼吸曲线的记录及血压记录,能够帮助医师作出正确诊断,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采暖通风系统图应以轴测投影法绘制,并宜用().
    A

    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B

    正二等轴测或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C

    直接正投影法或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D

    正等轴测或正面斜轴测投影法绘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常用的监测资料初步分析方法有()

    • A、绘制测值过程线
    • B、绘制测值分布图
    • C、绘制相关图
    • D、对测值作比较对照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三测单绘制


    正确答案: 体温、脉搏和呼吸曲线的记录及血压记录,能够帮助医师作出正确诊断,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 第15题:

    绘制轴测图时,必须沿轴测轴方向取定尺寸。()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三测单上脉搏曲线的绘制是由()。

    • A、红笔
    • B、蓝笔
    • C、红钢笔
    • D、蓝铅笔
    • E、蓝钢笔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空调施工图中一般采用()绘制系统轴测图。

    • A、双线
    • B、三线
    • C、单线
    • D、四线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沿轴测量是()的要领。

    • A、选取轴测图
    • B、绘制剖视图
    • C、选取辅助平面
    • D、绘制轴测图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多选题
    当绘制正等轴测图时,按()键可以在三个轴测平面内进行切换。
    A

    F2

    B

    F5

    C

    Ctrl+5

    D

    Ctrl+F5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这种设计中,实验者也只确立一个被试组,且不按随机原则选出实验对象。在对被试进行一次因变量观测(前测)之后再在被试组中进行自变量操纵,在完成系统的自变量操纵之后,再对被试进行一次因变量观测(后测),通过比较被试在两次因变量观测中成绩的差异来解释和描述自变量操纵的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常用的监测资料初步分析方法有()
    A

    绘制测值过程线

    B

    绘制测值分布图

    C

    绘制相关图

    D

    对测值作比较对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冷热源机房管路系统轴测图的绘制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轴测图上应按比列绘制相应的设备和管道;
    2)设备用中粗线绘制,应标注设备名称和代号;
    3)管道一般采用单线,管道应标注管道规格、代号,水平管道应标注标高、坡度和坡向;
    4)阀门应按要求进行绘制,大致反映其大小;
    5)为使图面清晰,一个系统经常断开为几个子系统,分别绘制,断开处要标示相应的折断符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单测标法和双测标法各取得哪些成果?

    正确答案: 单侧标法得到的结果是模型点的空间坐标,而双测标法得到的结果是同名像点各自的像平面坐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三测单书写要求

    正确答案: 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
    1.三测单为表格式,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住院日数、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小便次数或量、出入液量、体重、页码等。
    2.三测单的绘画要求清晰,点圆线直,点线分明,大小粗细、颜色深浅一致,卷面清洁。
    3.入院日期,格式为"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例如:2002-01-20。每月第一天填写"______月______日",例如:01-20。其余6天只填写日,如遇到新的月份或新的年份,则分别填写______月______日或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4.术后天数:手术当天用红笔在40℃以上相应时间栏内填写"手术"(不写时间)。手术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填写7天,记为"1"、"2"、"3"……如果在7天内病人行第2次手术,则在手术当天用红笔在40℃以上相应时间栏内填写"手术2"(不写时间)。手术次日开始则记为"1"、"2"、"3"……连续填写7天。
    5.40℃以上体温栏的内容填写,一律用红笔填写,纵向顶格写入院、出院、转科、手术、分娩、死亡等。除手术不写时间外,其余均应写出相应时间,要求具体到小时和分钟。该时间用汉字书写。
    6.擅自外出或拒绝测量三测者,三测单上不绘制,相邻两次三测记录不连线。自外出之日起,每天在"15"的时间栏内填写"外出"。
    7.体温:
    (1)体温每格为0.1℃,用蓝笔绘画,口温为"●"、肛温为"○"、腋温为"×"。
    (2)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笔连线。
    (3)高热物理降温体温记录的绘制:高热物理降温措施实施后,一般30分钟后测体温,以红圈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如病人高热经反复降温后仍继续不降,将测得的体温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下一次体温应与物理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4)体温不升者,用蓝墨水笔在35℃以下顶格用"↓"表示。"↓"占2~3小格。
    (5)病人因故外出,回病房后补测的体温应记录于相应的时间栏内。
    8.脉搏:
    (1)每小格表示2次脉搏,脉搏以红圆点绘画,相邻两次脉搏用红线相连。
    (2)安置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以记录脉搏次数为准。
    (3)体温与脉搏重叠时,在口温"●"或腋温"×"外以红圈表示,在肛温"○"内画红点。
    (4)脉搏短绌时,以红圈表示心率,红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用红色直线填满。
    9.呼吸:记录病人自主呼吸的次数,用数字记录,相邻两次上下错开,病人使用辅助呼吸时,记录用"A"表示。
    10.体温、脉搏、呼吸应同步测量并记录。
    11.空格栏内大便、小便、体重、血压、总出入量用蓝墨水笔记录。体重单位为"kg",血压单位为"mmHg",出、入量单位为"mL"。填写时,只填写数字。12.记录大、小便以24小时为单位记录1次,填写在相应的栏内。
    (1)小便已解用"+"表示,小便未解用"0"表示,小便失禁用"*"表示。若需记录小便量时,用数字记录,计量单位为"mL"。
    (2)大便已解填写次数,未解填写"0"。大便失禁和假肛,均用"*"表示。
    (3)灌肠用"E"表示。
    ①"0/E"表示灌肠后无大便。
    ②"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
    ③"1,2/E"表示灌肠前有1次大便、灌肠后又有2次大便。
    13.出入量应当按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总量,填写在相应栏目内。
    14.血压、体重应当按医嘱或护理常规测量并记录,每周至少1次,入院当天应有血压、体重的记录。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因病情不能测量体重时,分别用"平车"或"卧床"表示。7岁以下患儿可以只测量体温。
    15.病人如果有药物过敏史,应在三测单首页相应栏目内用红笔填写过敏药物名称。多种药物过敏时,可依次填写。
    16.采用计算机绘制和打印时,三测单可以用黑色打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