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简述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划分财政收支的基本依据。


    正确答案: (1)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另一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有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2)集权与分权关系。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有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有的差别还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关系。所以,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标准之一。

  •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

    正确答案: 第一,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第二,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第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固体地球可划分几个一级圈层?简述划分的依据及各圈层的特征。

    正确答案: 固体地球可划分为三个一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各圈层的特征:
    地壳:
    1、位于莫霍面以上,是固体地球的最外一圈,由固体岩石组成
    2、分为大陆型和大洋型,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35km,具双层结构(硅铝层和硅镁层),内部构造复杂,形成年代古老。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6km,缺失硅铝层,仅有硅镁层
    地幔:
    1、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的圈层,其深度从地壳下界到2900km处
    。2、根据地震波变化情况,以1000km深度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3、上地幔又称橄榄岩层或榴辉岩层,在上地幔深约60-250km范围内存在软流圈
    4、1000km-2900km之间的部分叫下地幔
    5、上地幔和下地幔对于地震波的传播有一共同特点,即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而且速度比地壳大得多。因此认为地幔的硬度比钢还大,应属固态物质
    地核:
    1、2900km直到地心部分称为地核,古登堡面把其与地幔分开
    2、地核分为外核、过渡层和内核。外核是液态,过渡层是液态开始向固态过渡,内核为固体
    3、纵波速度从13.64km/s下降到8.1km/s,而横波消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考评标度划分的依据。

    正确答案: 考评标度,实际上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的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这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有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者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把这种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标度划分的实质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划分财政收支的基本依据。

    正确答案: (1)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另一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有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2)集权与分权关系。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有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有的差别还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关系。所以,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标准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两控区划分的基本条件。

    正确答案: 酸雨控制区的划分条件:
    (1)现状监测降水pH≦4.5;
    (2)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
    (3)SO2排放量较大的区域。
    SO2污染控制区的划分条件:
    (1)近年来环境空气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2)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
    (3)SO2排放量较大;
    (4)以城市为基本控制单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镇)职能差异形成原因与划分依据。

    正确答案: (1)城市(镇)职能着重体现在城市(镇)在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所居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
    (2)城市(镇)职能的差异源于劳动地域分工的差异,要求某区域及其中心——城市(镇)必须发挥优势,形成一定的职能专业化。
    (3)可以根据城市(镇)的基本职能尤其是主导专业化职能,在城市(镇)体系中进行职能分工,使城市(镇)体系中各城市(镇)都能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划分收支的基本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l)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另一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2)集权与分权关系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二。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的,有的差别还很大,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关系。所以,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标准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依据?

    正确答案: 一、地方制度安排;二、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三、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基本茶类划分的依据。为什么高山出名茶?

    正确答案: 依据:干茶或茶汤色泽
    原因:形状、产地山川形胜、外形色泽或茶汤色泽、茶叶香气滋味特点、采摘季节、加工工业、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程度、茶叶加工阶段、包装的形式、销售区域。高山多雾有益于改善茶叶内质、高山土壤有机含量丰富、高山气温有利于改善茶叶内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

    正确答案: 划分依据:主要依据为岩石密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
    划分结果: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详细结果:地壳的陆壳部分又分为上地壳(硅铝质)和下地壳(硅镁质);接近地幔顶部存在低速带,称为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固体部分称为岩石圈;地幔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细分为液态外核、液-固过渡层和固态内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含义,它与一定的报告期相对应。
    (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
    (3)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含义,是对已发生事实的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收支吸收分析论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吸收论认为国际收支差额与总收入和总吸收的差有关。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国国民总支出超过其国民总收入,而出现顺差是因为该国的国民总收入超过了其国民总支出,因此,消除国际收支赤字的方法是:改变总收入或改变总支出,或二者兼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地层划分的依据和主要的地层对比方法。

    正确答案: (1)在同一地区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条件不同,形成的地层岩性、结构及所含古生物化石、地球物理特征也不同,这些不同特点便是地层划分的依据。
    (2)目前主要的地层对比方法有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对比法、岩相对比法和构造对比法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圈闭、油气藏类型划分的依据及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A.圈闭的成因分类
    对圈闭的分类,我们主张以圈闭的成因为主、以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为辅的划分原则,前者作为划分大类的基础,后者作为划分亚类的依据。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即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流体)圈闭和复合圈闭,各大类圈闭又可根据其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类。
    B.油气藏的烃类相态分类
    油气藏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搞清油气藏中流体类型、相态特征及分布,为制定合理的油气藏开发方案服务。油气相态是受油气藏的温压条件与烃源岩的成熟历史控制的,对油气藏中烃类相态的研究有利于总结油气分布规律。
    C.油气藏的驱动类型分类
    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常常采用该分类。油气藏中的油气流到井口必须有一定的压力,这种驱动油气流出油层,并经井筒到达井口的动力称之为油气藏的驱动力。当采油时,不同驱动类型的油气藏在油气藏压力、油气产量、采油速度和油气水比例等方面随时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一般根据驱动类型可将油气藏划分为溶解气驱油气藏、气顶气驱油气藏、底(边)水驱动油气藏和混合驱动油气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填空题
    划分收支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和()

    正确答案: 公共物品的层次性、集权与分权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国际收支结构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正确答案: 国际收支结构分析法理论指出,国际收支失衡并不一定完全是由国内货币市场失衡引起的,认为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的。
    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的结构问题有以下表现形式:1)经济结构老化;2)经济结构单一;3)经济结构落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板块构造划分的标志、依据?

    正确答案: 板块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活动的分布;划分的标志是造山带、洋中脊、海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及意义。

    正确答案: 依据:流动性大小;
    意义: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有重要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与意义。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球运动的划分依据及运动类型。

    正确答案: 根据地壳运动的速度和剧烈程度,人们把地球运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易被人们所察觉的长期、缓慢的运动,如造山运动;另一种是容易被人们看到或感觉到的迅速、剧烈的运动,如火山活动、地震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方案和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主要依靠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利用地球物理资料来推断地球内部物质成分、物理状态和性质。天然地震波传播的方向与速度资料表明地球内部物质具有显著的纵、横向的非均匀性质。尤其是纵向上,在几个深度上波速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物质的同心圈层结构。
    根据地球内部存在的莫霍与古登堡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大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在根据次级界面,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外核、过渡带和内核。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