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营管理活动的风险识别
对竞争对手的风险识别
对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其他要求的识别
对内控风险的识别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有效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主要关注风险预测、风险的性质以及后果,识别的方法及其效果。
第5题:
项目风险识别的内容不包括()
第6题:
关于操作风险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对贷款风险的管理应该采取的程序是()
第8题:
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的分析、鉴别,分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损失等内容的过程是操作风险识别的()。
第9题:
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
识别风险的影响范围
识别风险的性质
识别风险的来源
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第10题:
风险识别工作要按照“细致分析,重点提炼”的思路来展开,要从初始风险清单的众多风险中,根据对业务具体情况的分析和实践经验,确定那些对业务有较大影响的风险,作为关键风险作为后续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的主要对象。
风险识别的标准和方法都是客观的,识别结果不存在主观性。
风险识别存在主观性,可以通过团队讨论分析、咨询专业部门或人士等方法来尽可能减少主观性对风险识别结果的影响。
风险识别过程中要根据分析的内容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合规咨询,充分征求法律、科技、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等行内专业部门意见。
第11题:
信息科技风险
信息科技风险评估
信息科技风险识别
信息科技风险分析
第12题:
对风险隐患进行事前识别,是指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的分析、鉴别,主要分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损失等内容
对风险事件进行事后识别,是指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的分析、鉴别,主要分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损失等内容
对风险隐患进行事前识别,是指对影响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隐患进行查找、鉴别的过程
对风险事件进行事后识别,是指对影响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隐患进行查找、鉴别的过程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指根据已识别的信息科技风险,包括识别的信息科技脆弱点、受影响的资产、后果,对信息科技风险可能导致对组织、业务的影响进行评估。
第17题:
为保证法律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系统性,银行应构建符合自身经营管理需求的法律风险识别框架,该框架可提供以下哪些方便识别法律风险的角度()
第18题: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构建法律风险识别框架,进行法律风险识别过程中,以下()是根据银行主要的经营管理活动识别法律风险。
第19题:
()不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结果。
第20题:
风险识别的基本要求包括()。
第21题:
分析各风险因素发生风险的概率
分析各风险事件的影响程度
分析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
编制风险因素识别评估调整对照表
第22题:
已识别的项目风险
潜在的项目风险
对项目其他方面的改进
风险评估计划
第23题:
根据银行主要的经营管理活动识别
根据银行组织机构设置识别
根据利益相关者识别
根据法律风险源识别
根据不同法律领域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