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中的社会组织
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中的自然人
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
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1题:
某甲向某乙发出了承诺的通知,但是由于客观的原因导致该承诺的通知到达某乙时已经超过了某乙要求承诺返回的期限,对于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承诺属于承诺超期,如果某乙不及时通知某甲该承诺无效,则该承诺视为有效
B.该承诺属于承诺超期,如果某乙不及时通知某甲该承诺有效,则该承诺视为无效
C.该承诺属于承诺延误,如果某乙不及时通知某甲该承诺无效,则该承诺视为有效
D.该承诺属于承诺延误,如果某乙不及时通知某甲该承诺有效,则该承诺视为无效
第2题:
某甲接受某乙的委托,经过某丙介绍,与某银行的丁经理签订了一份贷款协议,则在( )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A.某甲与某乙
B.某乙与某丙
C.某甲与某银行
D.某乙与某银行
第3题:
某甲的祖父与某乙的叔叔是亲兄弟,某丙的母亲是某丁的妹妹。则( )。
A.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有效
B.某甲与某乙,某丙与某丁的婚姻均无效
C.某甲与某乙的婚姻无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有效
D.某甲与某乙的婚姻有效,某丙与某丁的婚姻无效
第4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王某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王某应当提前30天通知乙公司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B.王某可以随时通知乙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C.王某提前解除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应当向乙公司支付服务期违约金
D.王某提前解除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不须向乙公司支付服务期违约金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的等值命题是()。
第8题:
与“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第9题:
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中的社会组织
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中的自然人
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
某甲和某乙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10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或某乙有罪
某甲或某乙无罪
第11题:
李某不得与甲公司以外的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李某与甲公司订立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需经甲公司同意,李某才能与乙公司订立劳动合同
甲公司与李某不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第12题:
乙公司可以向甲公司派遣工人
乙公司应当与该3名工人签订2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该3名工人在丙公司工作期间,有权主张与丙公司工人同工同酬
该3名工人在无工作期间,也有权向乙公司主张按月支付最低标准工资
第13题:
甲和乙分别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三年期劳动合同,合同中载明甲乙二人每月固定工资1200元,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二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建筑公司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B.建筑公司是法律关系的主体,甲、乙二人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C.甲、乙与建筑公司都是合同关系的主体
D.甲和乙分别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E.固定工资1200元是合同关系的客体
第14题:
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程序的是:( )
A.某甲与某乙之间离婚纠纷
B.某甲与某乙之间劳动争议纠纷
C.某甲与某乙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D.某甲与某乙之间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
第15题: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劳务派遣的是:
A.某甲通过市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找到了工作,与乙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
B.某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招聘会与某甲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又将某甲安排至乙公司工作
C.某甲被某劳务派遣公司安排至某IT公司工作,双方约定,由该IT公司与某甲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并支付某甲的工资
D.某农民工为甲市的某建筑公司打工,双方并未签订合同,该建筑公司按月付予农民工工资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第20题:
某甲和某乙与某建筑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乙公司与李某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当一次性付清李某工资
乙公司与李某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在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后一次性结算工资
李某因无法胜任经常性出差提出辞职,乙公司可以依法扣减李某1个月工资
李某与乙公司口头约定月工资无效,乙公司可以不与李某结算工资
第22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第23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