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1994)测定二氧化硫,加入EDTA的目的是(),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SO2,吸收液中加入EDTA-2Na的目的是()。

    A.防止吸收液沉淀

    B.消除O3干扰

    C.提高采样效率

    D.消除或减少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E.降低空白值


    参考答案:D

  • 第2题: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最适宜的测定范围是()mg/m3。

    A.0.003~1.07

    B.0.002~1.00

    C.0.020~1.00


    参考答案:A

  • 第3题:

    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时,加入氨磺酸钠的作用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1994)测定二氧化硫,需严格控制()。

    • A、显色温度
    • B、显色时间
    • C、环境湿度
    • D、显色体积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甲醛-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时,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吸收效率。上述两种吸收液最适宜采样温度范围分别为()℃和()℃。


    正确答案:10~16;23~29

  • 第6题:

    判断题
    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时,加入氨磺酸钠的作用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与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正确答案: 氢氧化钠,紫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94)测定二氧化硫,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严格控制()。
    A

    显色温度

    B

    显色时间

    C

    环境湿度

    D

    显色体积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时,显色温度与室温之差应不超过3℃()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最适宜的测定范围是()mg/m3。
    A

    0.003~1.07

    B

    0.002~1.00

    C

    0.020~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SO2,吸收液中加入EDTA-2Na的目的是()。
    A

    防止吸收液沉淀

    B

    消除O3干扰

    C

    提高采样效率

    D

    消除或减少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E

    降低空白值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1994)测定二氧化硫,需严格控制()。
    A

    显色温度

    B

    显色时间

    C

    环境湿度

    D

    显色体积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SO,吸收液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目的是

    A、防止吸收液沉淀

    B、消除O干扰

    C、增加采样效率

    D、消除或减少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E、低空白值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1994)测定二氧化硫,加入EDTA的目的是(),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贮于冰箱可保存()时间。


    正确答案:可消除或减少干扰;十个月

  • 第15题:

    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空气中SO2,吸收液中加入EDTA-2Na的目的是()。

    • A、防止吸收液沉淀
    • B、消除O3干扰
    • C、提高采样效率
    • D、消除或减少重金属离子的干扰
    • E、降低空白值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SO2)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 A、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B、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 C、紫外荧光法
    • D、Saltzman法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填空题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1994)测定二氧化硫,加入EDTA的目的是(),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贮于冰箱可保存()时间。

    正确答案: 可消除或减少干扰,十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时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3∽29℃,可使二氧化硫的吸收率达到100%()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94)测定二氧化硫,其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27g/10ml,当用10ml吸收液采气3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mg/m3。
    A

    0.004

    B

    0.007

    C

    0.010

    D

    0.01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SO2)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B

    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C

    紫外荧光法

    D

    Saltzman法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方法一)和以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方法二),测定环境空气中SO2。方法一吸收液有();方法二可避免使用有()吸收液。方法二在样品溶液显色前应加入()和(),目的分别是()和();而在显色时应将样品溶液倾入装有()溶液的比色管中,原因是()。

    正确答案: 剧毒,剧毒,氨磺酸钠,氢氧化钠,消除NOx干扰,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盐酸副玫瑰苯胺,显色反应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测定二氧化硫最常用的方法是四氯汞盐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甲醛缓冲溶液吸收一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
    A

    显色时间

    B

    空白值的吸光度

    C

    采样时温度控制

    D

    显色原理

    E

    吸收液配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测定环境空气中SO2一般采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在样品溶液显色前应加入()和(),目的是分别消除()干扰和();而在显()色时应将样品溶液倾入装有()溶液的比色管中,原因是显色反应需在()中进行。

    正确答案: 氨磺酸钠,氢氧化钠,NOX,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盐酸副玫瑰苯胺,酸性溶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甲醛-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时,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太高、太低都会影响吸收效率。上述两种吸收液最适宜采样温度范围分别为()℃和()℃。

    正确答案: 10~16,23~29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