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部最多见
可分良恶性
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
可伴溃疡及窦道形成
圆形或椭圆形
第1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
第2题:
胃窦部最多见
可分良恶性
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
可伴溃疡及窦道形成
圆形或椭圆形
第3题:
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明显
多见于14岁以下儿童
既可有实质性肿块,也可有囊性肿块
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
肿瘤大小不能鉴别良恶性
第4题: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
呈水样密度
半数可呈软组织密度
少数可呈脂肪密度
增强扫描无强化
第5题:
圆形或类圆形中等密度肿块影
可见不规则钙化
可见小空洞
可出现毛刺征
增强扫描强化减退较快
第6题:
急性脑炎型:全脑肿胀、脑室小,增强扫描无强化
多发小囊型:在半球区有多发散在小圆形或椭圆型低密度影
多发钙化型:钙化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多发结节型:增强扫描低密度影出现结节或环状强化
单发大囊型:脑内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影
第7题:
下列关于嗜铬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8题: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肿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中心常有坏死
可发生于直肠、膀胱
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明显
肿瘤大小及强化程度不能鉴别良恶性
第9题:
多见于14岁以下儿童
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
既可有实质性肿块,也可有囊性肿块
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明显
肿瘤大小不能鉴别良恶性
第10题:
起源于椎管内神经根的神经纤维瘤可呈哑铃状
多数神经鞘瘤因含脂肪较多而呈比周围肌肉低的密度
一侧脊柱旁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影
边缘锐利,附近骨骼可形成压迹
增强扫描常不强化
第11题:
肿瘤呈圆形,或呈分叶或不规则形
垂体瘤钙化较多见
平扫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低密度
冠状扫描显示肿瘤呈哑铃状
增强扫描,大多数呈均匀强化
第12题:
肿瘤呈圆形,或呈分叶或不规则形
冠状扫描肿瘤呈哑铃状
平扫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低密度
垂体瘤钙化较多见
增强扫描,大多数呈均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