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府
省级政府
国务院
市级政府
第1题:
《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进行重点保护。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2题:
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40公顷的,由( )批准。
A、国务院
B、省级政府
C、市级政府
D、县级政府
第3题:
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废除的办法由()制定。
第4题: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制定。
第5题:
生态补偿的具体办法由()制定。
第6题:
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的相关规定,()以上的政府应当编辑政府公报。
第7题:
征收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00亩,由()审批。
第8题:
国务院
省级人民政府
市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
第9题:
政府
国家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
社会
第10题:
省政府
市政府
县政府
国务院
第11题:
国务院
省级人民政府
市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
第12题:
国务院
省级政府
市级政府
县级政府
第13题:
A、市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第14题:
第15题:
关键信息基础涉事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制定。
第1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指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由()制定。
第17题:
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的收费具体标准和计收办法由()人民政府制定。
第18题: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由()确定,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农牧主管部门备案。
第19题:
为了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责任,《网络安全法》从()两大层面,明确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法律义务与责任。
第20题:
国务院
省级政府
市级政府
设区的市级政府
第21题:
县级政府
省级政府
国务院
市级政府
第22题:
县级人民政府
环境保护部门
省人民政府
市级人民政府
第23题:
国家计量主管单位
省级政府
市级政府
国务院
第24题:
国务院
省级人民政府
市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