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和鉴别诊断。”相关问题
  • 第1题:

    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答案:
    解析: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多有典型的溃疡病史,突发剧烈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表现为明显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结石病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背部;Murphy征阳性,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但不超过正常上限3倍。结合腹部B超、CT可明确。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典型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可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需注意鉴别。但本病血淀粉酶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3倍,结合B超、腹部CT多可鉴别。
    4.肠梗阻:典型表现为痛、吐、胀、闭,查体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腹部X线可发现液气平面。
    5.心肌梗死:常有冠心病史,突起发病,疼痛有时限于上腹部。但结合心电图动态改变及血清心肌标志物一般不难鉴别。

  • 第2题:

    急性盆腔炎的鉴别诊断、检查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鉴别诊断
    急性盆腔炎应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腹症相鉴别。因为后者各有其特点,不难鉴别。
    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
    2.宫颈或阴道分泌物检查
    3.后穹窿穿刺检查
    4.ESR
    5.CRP
    6.B超
    7.子宫内膜活检
    8.腹腔镜检查
    治疗原则
    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

  • 第3题: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包括止痛、_________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抑制胰液分泌;防治并发症

  • 第4题:

    简述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需与急性胃肠炎、溃疡病穿孔、胆石症、急性胆囊炎、心肌梗死、急性肠梗阻、缺血性肠病等鉴别。

  • 第5题:

    问答题
    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和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1)MAP仅需采取禁食、补液等一般性治疗即可迅速康复。
    (2)SAP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
    ①胆源性胰腺炎:凡有胆道梗阻者应急诊或早期手术,无胆道梗阻、以胰腺病变为主者与非胆源性胰腺炎治疗原则相同,先行非手术治疗,病情缓解后择期做胆石症手术。
    ②非胆源性胰腺炎:根据不同病程采取不同措施。
    a.急性反应期:先行非手术治疗,重点是加强监护,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营养支持,防治休克、肺水肿、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治疗中出现感染者应中转手术。b.全身感染期:有针对性地选择敏感的、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结合临床征象做动态CT监测,对感染病灶行积极的手术处理,警惕深部真菌感染,注意导管相关性感染,加强全身支持治疗。c.残余感染期:通过造影明确感染残腔的部位、范围及毗邻关系,注意有无胰瘘、胆瘘及消化道瘘存在,强化全身支持治疗,及时做残腔扩创引流。
    (3)局部并发症的治疗原则
    ①急性液体积聚:多会自行吸收,无需手术或穿刺。
    ②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只有坏死感染经加强治疗观察24h反应不佳,一般情况继续恶化时才做手术。
    ③急性胰腺假性囊肿:囊肿小于6cm无症状不做处理,若出现症状或体积增大,可行经皮穿刺引流术,若继发感染则需行外引流术。囊肿大于6cm,无感染坏死组织块者行经皮穿刺引流。囊肿经3个月仍不吸收者行内引流术。
    ④胰腺脓肿:立即手术。
    ⑤肠外瘘:对十二指肠或空肠瘘可采用持续双腔管低负压引流,结肠瘘者宜行近端造口以减轻胰周病灶的感染,后期行结肠造口还纳。
    急性胰腺炎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
    (2)消化性溃疡穿孔;
    (3)急性胆囊炎;
    (4)急性肠梗阻;
    (5)心肌梗死;
    (6)精神神经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脑脊液鼻漏的诊断:(1)鼻腔间断或持续性流出清亮、水样液体,多为单侧;若外伤时有血性液体自鼻孔流出,后渐变为清亮如水者。(2)鼻孔流出的清澈无色液体干燥后不呈痂状者,在低头用力、压迫静脉等情况下有流量增加者;外伤时经鼻孔流出的血性液体在手帕或纸上的痕迹,其中心呈粉红色而周边色淡、清澈。(3)葡萄糖定量分析:葡萄糖含量在30mg/dl以上。(4)鼻内窥镜检查发现瘘孔者。(5)鼻部影像学检查:颅底及鼻窦的CT和MRI检查、CT脑池造影、椎管内注射标记物法等发现颅底骨折或瘘孔者。治疗原则:(1)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可先用保守治疗:包括预防感染,预防颅压增高(取头高卧位,限制饮水量和食盐摄入量,避免用力咳嗽和擤鼻,预防便秘)等,以创造条件促进瘘孔自然愈合。(2)任何原因引起的脑脊液鼻漏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轻症急性胰腺炎(1)监护。(2)支持治疗:补液,首选晶体液,同时补充适当胶体、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胰腺休息:短期禁食。(4)腹痛剧烈者可给予哌替啶。(5)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
    2.重症急性胰腺炎(1)监护(2)液体复苏:维持循环血量,注意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3)预防感染:①口服或灌入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②静脉给予抗生素;③肠内营养。(4)营养支持:先行肠外营养,病情趋缓后尽早实施肠内营养。(5)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活性: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可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可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6)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可应用鼻胆管引流或EST胆道紧急减压。(7)手术治疗①重症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②诊断未明确与其他急腹症难于鉴别时。③胆源性胰腺炎处予急性状态,需外科手术解除梗阻时。④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脓肿、胰腺坏死感染、弥漫性腹膜炎等。(8)中医中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该克隆细胞的酸溶血试验(Ham实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呈阳性。骨髓或外周血可发现CD55、CD59的各系血细胞。(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RA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可阳性,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可出现集簇增多、集落减少,可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阴性筝。(3)Famconi贫血(FA.又称先天性AA:是一种遗传性f绍胞异常性疾病。(4)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接触某些危险因素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注意卫生,保护隔离;对症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止血及控制感染。(2)药物治疗:①雄激素:丙酸睾丸酮50~100mg/d,肌内注射,6个月以上;康力龙2~4mg,3次/日,1~2年;大力补(17-去氢甲基睾丸酮)15~30mg/d,6个月以上;安雄40mg,每日2~4;达那唑0.4~0.8g/d,6个月以上。②中药。(3)重型再障:①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兔ALG(或ATG)5~10mg/(kg·D.,猪ALG(或ATG)15~20mg/(kg·D.,马ALG(或ATG)5~40mg/(kg·D.,加氢化可的松100~200mg,掺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疗程4~10天。环孢素A(CSA.一般剂量为3~10mg/(kg·D.,分2~3次口服,或调整剂量使血浓度在200~400μg/L。用药至少2个月,小剂量长期维持对减少复发有利。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20~30mg/(kg·D.,共3天,以后每隔4天减半量直至1mg/(kg·D.,30天后根据病情决定维持量。②造血细胞因子。③骨髓移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结节性痒疹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正确答案: 诊断要点:①好发于四肢伸侧、手足背,尤以小腿伸侧显著,有昆虫叮咬史。②皮损为散在豌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增厚,呈红褐色,瘙痒剧烈。
    鉴别诊断:①寻常疣:表面角质增厚,色灰白或淡黄,呈乳头样,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儿童及青年。②丘疹性荨麻疹:好发于儿童,纺锤状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水疱形成,病程短。
    治疗:①防止虫咬,寻找可能的病因,予以对症处理。②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③糖皮质激素霜剂及维A酸制剂封包,石炭酸或50%三氯醋酸溶液外涂结节处。液氮或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电凝疗法,浅部X线照射,放射性核素32磷、90锶敷贴,激光治疗及不同浓度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等均有较好疗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非手术治疗包括:①抑制胰腺分泌及胰酶活性,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使用生长抑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H受体阻滞剂也可以间接地抑制胰腺分泌;②液体治疗,维持循环稳定和电解质平衡;③解痉止痛和营养支持治疗;④抗生素和中药治疗,重症和胆源性胰腺炎需要抗生素预防感染;⑤腹腔灌洗,对腹腔渗液较多或有明显血性腹水的病人,腹腔灌洗有助于减轻全身反应。受体阻滞剂也可以间接地抑制胰腺分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肺癌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鉴别诊断:
    1.球形病灶与浸润阴影
    (1)肺结核球,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多见于年轻人,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X线片上多表现为高密度影,可有钙化,边缘光滑,少有毛刺,壁较厚,内壁光滑,常有周围卫星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痰找结核菌阳性。而周围型肺癌多见于老年人,可发生于任何部位,X线片上密度比较均一,边缘毛糙,伴有短毛刺,分叶并伴有明显切迹,洞壁厚薄不一,凹凸不平,一般无卫星灶。
    (2)急性粟粒型肺结核:需与弥漫性肺泡癌相鉴别。粟粒型肺结核胸片上表现为病灶大小相等和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而肺泡癌两肺多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结节状播散病灶,且有进行性呼吸困难。
    (3)肺炎:癌性阻塞性肺炎的表现常与肺炎相似。但一般肺炎抗菌药物治疗多有效,病灶吸收快而完全,而癌性阻塞性肺炎吸收较缓慢,或炎症吸收后出现块状阴影,可通过纤支镜检查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加以鉴别。
    (4)慢性肺脓肿:临床中毒症状明显,有大量脓臭痰,X线胸片有空洞和液平,周围有炎症改变。癌性空洞多无明显中毒症状,胸片上空洞呈偏心性,壁厚,内壁凹凸不平,纤支镜检查和痰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鉴别。
    (5)肺转移瘤:肺内病灶常为多发,病人一般情况差,可以找到原发灶。
    (6)良性肿瘤:病变进展缓慢,边界清楚,病人一般情况好。
    2.肺门淋巴结肿大
    (1)肺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或老年,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胸片可见钙化,肺部可见原发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多呈强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2)结节病:胸片多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呈非干酪坏死肉芽肿,Kveim抗原试验阳性,高血钙,高尿钙,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增高,BALF中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增高。
    (3)淋巴瘤:多有发热、贫血、消瘦、肝脾肿大等,淋巴结活检可资鉴别。
    3.胸腔积液
    (1)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水多呈草黄色或深黄色,ADA明显升高,抗结核治疗有效。恶性胸腔积液ADA多降低,肿瘤标志物升高,胸水中可找到肿瘤细胞。
    (2)胸膜间皮瘤:胸痛明显、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检查见间皮细胞明显增多、胸膜活检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检查
    1.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2.肿瘤标志物
    3.胸部X线检查
    4.CT
    5.MRI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7.病理学检查
    8.核素扫描
    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例类型和临床分期,采用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

  • 第14题:

    简述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和诊断。


    正确答案:根据急性胰腺炎的分型、分期、病因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法。 诊断:
    (1)实验室检查:胰酶测定,白细胞增高、高血糖、肝功能异常、低血钙、血气分析及DIC指标异常。
    (2)影象学检查:腹部B超,胸腹部X线,增强CT
    (3)临床分型:
    1.轻型急性胰腺炎: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限于上腹,体征轻; 血尿淀粉酶升高;经及时体液治疗短期内好转,死亡率低。
    2.重症胰腺炎除上述症状外,腹膜炎范围宽,体征重,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有腹部包块,偶见腰肋部或脐周皮下淤斑征。腹水呈血性或脓性。
    (4)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胰腺及胰周脓肿,急性胰腺假性囊 肿,胃肠道瘘。

  • 第15题:

    论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该克隆细胞的酸溶血试验(Ham实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呈阳性。骨髓或外周血可发现CD55、CD59的各系血细胞。(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RA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可阳性,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可出现集簇增多、集落减少,可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阴性筝。(3)Famconi贫血(FA.又称先天性AA:是一种遗传性f绍胞异常性疾病。(4)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接触某些危险因素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注意卫生,保护隔离;对症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止血及控制感染。(2)药物治疗:①雄激素:丙酸睾丸酮50~100mg/d,肌内注射,6个月以上;康力龙2~4mg,3次/日,1~2年;大力补(17-去氢甲基睾丸酮)15~30mg/d,6个月以上;安雄40mg,每日2~4;达那唑0.4~0.8g/d,6个月以上。②中药。(3)重型再障:①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兔ALG(或ATG)5~10mg/(kg·D.,猪ALG(或ATG)15~20mg/(kg·D.,马ALG(或ATG)5~40mg/(kg·D.,加氢化可的松100~200mg,掺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疗程4~10天。环孢素A(CSA.一般剂量为3~10mg/(kg·D.,分2~3次口服,或调整剂量使血浓度在200~400μg/L。用药至少2个月,小剂量长期维持对减少复发有利。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20~30mg/(kg·D.,共3天,以后每隔4天减半量直至1mg/(kg·D.,30天后根据病情决定维持量。②造血细胞因子。③骨髓移植。

  • 第16题:

    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和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1)MAP仅需采取禁食、补液等一般性治疗即可迅速康复。
    (2)SAP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①胆源性胰腺炎:凡有胆道梗阻者应急诊或早期手术,无胆道梗阻、以胰腺病变为主者与非胆源性胰腺炎治疗原则相同,先行非手术治疗,病情缓解后择期做胆石症手术。②非胆源性胰腺炎:根据不同病程采取不同措施。A.急性反应期:先行非手术治疗,重点是加强监护,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营养支持,防治休克、肺水肿、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治疗中出现感染者应中转手术。B.全身感染期:有针对性地选择敏感的、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结合临床征象做动态CT监测,对感染病灶行积极的手术处理,警惕深部真菌感染,注意导管相关性感染,加强全身支持治疗。C.残余感染期:通过造影明确感染残腔的部位、范围及毗邻关系,注意有无胰瘘、胆瘘及消化道瘘存在,强化全身支持治疗,及时做残腔扩创引流。
    (3)局部并发症的治疗原则①急性液体积聚:多会自行吸收,无需手术或穿刺。②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只有坏死感染经加强治疗观察24h反应不佳,一般情况继续恶化时才做手术。③急性胰腺假性囊肿:囊肿小于6cm无症状不做处理,若出现症状或体积增大,可行经皮穿刺引流术,若继发感染则需行外引流术。囊肿大于6cm,无感染坏死组织块者行经皮穿刺引流。囊肿经3个月仍不吸收者行内引流术。④胰腺脓肿:立即手术。⑤肠外瘘:对十二指肠或空肠瘘可采用持续双腔管低负压引流,结肠瘘者宜行近端造口以减轻胰周病灶的感染,后期行结肠造口还纳。
    急性胰腺炎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
    (2)消化性溃疡穿孔;
    (3)急性胆囊炎;
    (4)急性肠梗阻;
    (5)心肌梗死;
    (6)精神神经病。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述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停经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出血多则可致失血性休克。查体可见贫血貌、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颈有抬举痛、子宫稍增大、有压痛并有漂浮感,患侧附件部位可扪及包块,有压痛。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2)辅助检查: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B超检查见官腔内空虚而宫旁出现低回声包块,有内出血时可见盆腹腔游离液性暗区。腹腔镜可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
    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可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一般作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2)非手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内出血少,血HCG值<2000U/L者可考虑保守治疗。多采用甲氨蝶呤肌注并配合杀胚胎中药口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急性胆道疾患:胆道疾患常有绞痛发作史,疼痛多在右上腹,常向右肩、背放射,Murphy征阳性,血尿淀粉酶正常或轻度升高。但需注意胆道疾病与胰腺炎呈因果关系而并存。
    2.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清饮食史,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及腹泻等,可伴有肠鸣音亢进,血、尿淀粉酶正常等。
    3.消化性溃疡穿孔:有长期溃疡病史,突然发病,腹痛剧烈可迅速波及全腹,腹肌板样强直,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血清淀粉酶轻度升高。
    4.急性心肌梗死:可突然发生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但血淀粉酶多不升高,并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以资鉴别。
    5.急性肠梗阻:特别是高位绞窄性肠梗阻,可有剧烈腹痛、呕吐与休克现象,但其腹痛为阵发性绞痛,早期可伴有高亢的肠鸣音,或大便不通、无排气。X线显示典型机械性肠梗阻,且血清淀粉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6.其他:需注意与肠系膜血管栓塞,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及糖尿病等相鉴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重症型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抑制胰液分泌。
    (2)抑制胰酶活性。
    (3)维持有效血容量。
    (4)预防和控制感染。
    (5)胃肠减压、通便。
    (6)预防及纠正器官功能衰竭。
    (7)营养支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治疗急性胰腺炎:(1)抑制胰腺分泌:①轻型水肿型可短期禁食,如好转后给予流质饮食。病重者应胃肠减压。②应用抗胆碱能药。可口服或肌注阿托品、普鲁苯辛等。③组胺H受体拮抗剂,如静滴甲氰咪胍。④也可应用己酰唑胺和5-氟尿嘧啶减轻腺体分泌。(2)解痉镇痛:剧痛可使胰腺分泌增加,引起或加重休克,故应解痉止痛,常用哌替啶、异丙嗪。(3)感染疾病所致者及出血坏死型者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4)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根据病情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如补钙纠正低血钙症,休克者应及时补足血容量,必要时可用血管活性药物。伴酸中毒者应以碱性药物纠正。(5)应用胰酶抑制剂: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早期即应以抑肽酶等静滴。(6)治疗并发症:如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人工呼吸,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等。(7)手术治疗:经以上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可行手术治疗,如脓肿引流解除胆道梗阻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减少胰腺分泌。
    2.一般支持治疗。
    3.预防感染。
    4.预防并发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和诊断。

    正确答案: 根据急性胰腺炎的分型、分期、病因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法。 诊断:
    (1)实验室检查:胰酶测定,白细胞增高、高血糖、肝功能异常、低血钙、血气分析及DIC指标异常。
    (2)影象学检查:腹部B超,胸腹部X线,增强CT
    (3)临床分型:
    1.轻型急性胰腺炎: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限于上腹,体征轻; 血尿淀粉酶升高;经及时体液治疗短期内好转,死亡率低。
    2.重症胰腺炎除上述症状外,腹膜炎范围宽,体征重,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有腹部包块,偶见腰肋部或脐周皮下淤斑征。腹水呈血性或脓性。
    (4)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胰腺及胰周脓肿,急性胰腺假性囊 肿,胃肠道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需与急性胃肠炎、溃疡病穿孔、胆石症、急性胆囊炎、心肌梗死、急性肠梗阻、缺血性肠病等鉴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慢性胰腺炎营养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①限制脂肪,40~50g/d,必要时可补充中链甘油三酯;
    ②蛋白质供给50~70g,注意选含脂肪少高生物价蛋白的食物;
    ③碳水化合物,每天为300g以上,可给谷类、蔗糖、红塘、蜂蜜等;
    ④胆固醇;胆固醇供给量〈300mg为宜。
    ⑤维生素:多选富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特别时维生素C〉300mg以上。必要时口服片剂。
    ⑥食物选择;忌用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的食物,味精限量为6g/d以下。禁用含脂肪多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少量多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