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中毒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A

    B



  • 第2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有何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少尿:每24小时尿量不足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尿相对密度低,且固定在1.010左右。尿钠增高,尿素氮、尿肌酐降低和等渗尿。
    (2)水中毒:表现为水潴留、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及高血压、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等。
    (3)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高钾血症是死亡最常见原因。
    (5)氮质血症:可出现厌食、恶心、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

  • 第3题: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正确答案:(1)尿液变化,如少尿、无尿。
    (2)水中毒。
    (3)高钾血症与高镁血症。
    (4)代谢性酸中毒。
    (5)氮质血症。

  • 第4题:

    水中毒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表现为()

    • A、少尿、无尿
    • B、尿毒症
    • C、水中毒
    • D、高钾血症
    • E、多尿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如何维持体液平衡?


    正确答案: 少尿期间补液原则是"量出为人,宁少勿多"。具体入量可按公式计算:每日入水量:显性失水量+非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入水量亦可按前24小时出水量加400~500mL给予。当室温高于30℃时,每升高1℃,非显性失水增加13%。体温高于正常1℃时,每小时每千克体重丢失水分增加0.1mL,应予如数补入。每日记录体重是衡量液体出入量平衡的重要指标,若体重每日减少0.3~0.5千克表示补液适当。血钠迅速下降提示补液过多,反之则提示脱水倾向可通过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楔压,监护血容量状况。如已出现明显水潴留,应立即透析。

  • 第7题: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正确答案: 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血液供应不足,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坏死、基膜损坏,导致在临床出现以尿量减少为特征,同时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这一阶段持续约7~14天。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肾衰竭少尿期防治高钾血症的措施。

    正确答案: (1)预防高钾血症的措施有:
    ①尽量避免食用含钾较多的食物(如蘑菇、马铃薯等)或药物(如钾盐、大剂量青霉素钾盐等);
    ②禁用库存血:血液经长时间保存后,红细胞因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外钾离子的浓度升高,保存1周以上的血液其血钾浓度可高达16mmol/L,故应避免输注库存血液。
    (2)当血钾高于6.5mmol/L,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等明显改变时,应予紧急处理,措施有:
    ①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
    ②静脉输注5%NaHC03100~200ml,在纠正酸中毒的同时还可以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③50%葡萄糖液50ml+普通胰岛素101U静脉注射,可以促进糖原的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
    ④口服离子交换树脂;
    ⑤以上措施无效时,透析是最有效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正确答案: (1)尿液变化,如少尿、无尿。
    (2)水中毒。
    (3)高钾血症与高镁血症。
    (4)代谢性酸中毒。
    (5)氮质血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如何维持体液平衡?

    正确答案: 少尿期间补液原则是"量出为人,宁少勿多"。具体入量可按公式计算:每日入水量:显性失水量+非显性失水量-内生水量。入水量亦可按前24小时出水量加400~500mL给予。当室温高于30℃时,每升高1℃,非显性失水增加13%。体温高于正常1℃时,每小时每千克体重丢失水分增加0.1mL,应予如数补入。每日记录体重是衡量液体出入量平衡的重要指标,若体重每日减少0.3~0.5千克表示补液适当。血钠迅速下降提示补液过多,反之则提示脱水倾向可通过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楔压,监护血容量状况。如已出现明显水潴留,应立即透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补液原则和观察补液量的指标?

    正确答案: (1)补液原则:严格计算24小时出入水量。24小时补液量为显性失液量及不显性失液量之和减去内生水量。
    (2)观察补液量的指标;①皮下无脱水或水肿征象;②每日体重不增加,若增加超过0.5kg,提示补液过多;③血清钠浓度正常。若偏低,且无失盐基础,提示体液潴留;①中心静脉压在0.59~0.98kPa(6~10cmH2O)之间,若高于1.17kPa,提示体液过多;⑤。胸部X线片血管影正常,若显示肺充血征,提示体液潴留;⑥心率快,血压升高,呼吸频速,若无感染征象,应怀疑体液过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发生高钾血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尿钾排泄减少;患者处于高分解状态,体内蛋白质分解,释放出钾离子;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移至细胞外;大量输陈旧血;输入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摄入含钾多的食物或饮料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型)少尿期的体内主要变化。
    ①尿变化:少尿或无尿、低比重尿、尿钠高、以及血尿蛋 白尿、管型尿。
    ②水中毒及低钠血症:因内生水增多、摄入水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水潴留,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和细胞水肿。
    ③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阻滞,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或心脏停跳等致死性心律失常,为少尿期主要死亡原因。
    ④代谢性酸中 毒:发生机制:
    1)GFR降低,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
    2)肾小管分泌H-和NH2能力降低,HCO-2重吸收减少。
    3)分解增强,固定酸产生增多。酸中毒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 系统,影响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并促进高钾血症的发生。
    ⑤氮质血症:其发生原因主要是 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如感染、中毒和组织严重创伤等)。

  • 第14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发生高钾血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尿钾排泄减少;患者处于高分解状态,体内蛋白质分解,释放出钾离子;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移至细胞外;大量输陈旧血;输入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摄入含钾多的食物或饮料等。

  • 第15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由于少尿而代谢产物蓄积可出现()、()、()和()。


    正确答案:高钾血症;氮质血症;水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 第16题: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由于尿少引起血液生化的改变,典型病例可有高血钾、高血磷、高血镁和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的“三高三低”表现及代谢性酸中毒。其中高钾血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2)氮质血症:可见血尿素氮、血肌酐浓度增高和肌酐清除率下降,后者较为敏感。
    (3)心血管系统改变:主要因体液负荷过大引起循环充血和高血压,甚至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4)感染:可为引起急性肾衰的病因,也可是病程中的继发感染。感染常使氮质血症加重。
    (5)其他:病情严重时可见呕血、黄疸、肠麻痹、中毒性脑病等症状。

  • 第17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表现为()、()、()和()


    正确答案:水;电解质失衡;代谢产物蓄积;出血倾向

  • 第18题: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此期病人常因水中毒或高钾血症致死,故应着重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同时要防治尿毒症。
    1、控制入水量;
    2、纠正体液电解质失衡;
    3、控制感染;
    4、营养支持;
    5、透析疗法

  • 第19题:

    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正确答案:⑴尿量变化:如少尿、无尿;
    ⑵水中毒;
    ⑶高钾血症与高镁血症;
    ⑷代谢性酸中毒;
    ⑸氮质血症;
    ⑹尿毒症。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由于尿少引起血液生化的改变,典型病例可有高血钾、高血磷、高血镁和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的“三高三低”表现及代谢性酸中毒。其中高钾血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2)氮质血症:可见血尿素氮、血肌酐浓度增高和肌酐清除率下降,后者较为敏感。
    (3)心血管系统改变:主要因体液负荷过大引起循环充血和高血压,甚至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4)感染:可为引起急性肾衰的病因,也可是病程中的继发感染。感染常使氮质血症加重。
    (5)其他:病情严重时可见呕血、黄疸、肠麻痹、中毒性脑病等症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此期病人常因水中毒或高钾血症致死,故应着重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同时要防治尿毒症。
    1、控制入水量;
    2、纠正体液电解质失衡;
    3、控制感染;
    4、营养支持;
    5、透析疗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什么类型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的指标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HCO3-原发性降低,AB、SB、BB值均降低,AB①体内分解代谢加剧,酸性代谢产物形成增多;
    ②肾功能障碍导致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
    ③肾小管产氨与排泄氢离子的能力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表现为()
    A

    少尿、无尿

    B

    尿毒症

    C

    水中毒

    D

    高钾血症

    E

    多尿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型)少尿期的体内主要变化。

    正确答案: ①尿变化:少尿或无尿、低比重尿、尿钠高、以及血尿蛋 白尿、管型尿。
    ②水中毒及低钠血症:因内生水增多、摄入水过多等原因,导致体内水潴留,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和细胞水肿。
    ③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阻滞,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或心脏停跳等致死性心律失常,为少尿期主要死亡原因。
    ④代谢性酸中 毒:发生机制:
    1)GFR降低,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
    2)肾小管分泌H-和NH2能力降低,HCO-2重吸收减少。
    3)分解增强,固定酸产生增多。酸中毒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 系统,影响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并促进高钾血症的发生。
    ⑤氮质血症:其发生原因主要是 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如感染、中毒和组织严重创伤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