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A严刑峻罚
B无为而治
C小国寡民
D君尊臣忠
第2题:
将民众与君主的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的是()。
第3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第4题:
下列选项中未体现老子“无为”思想的是()。
第5题:
翻译: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施气不欲为物而物自为,此则无为也。
第6题:
下列各项中,作家与将民众与君主的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的是()。
第7题: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第8题:
老子和庄子的政治主张都是()。
第9题:
老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第10题: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教化,而民皆向善
第11题:
无为
虚无
道
悟
第12题:
任其他为,而自执赏和罚
任其自为,而他执赏和罚
任其自为,而自执赏和罚
任其他为,而他执赏和罚
第13题:
法家认为,君主的无为不需要以有法为前提。
第14题:
老子“南面之术”的核心是()。
第15题:
“()”是《老子》的核心概念。老子文化设计的要义,在君主 “无为”而民“自为”,亦即以限制君主的方式为民众的“自为”提供前提,以此达到“()”。
第16题:
韩非子认为君主对于群臣应该()?
第17题:
老子“无为”的概念是指()
第18题:
无为政治是道家学派的基本政治主张,老子和墨子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说的无为不是统治者放弃统治,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某种“无为”的方式以达到治理,这就叫做“为无为而无不为”。
第19题:
老子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第20题:
老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第21题:
遵循法则而作为
不作为
强调君主不作为和人民作为
避免流于形式的作为
第22题:
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
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君子对待人民,必须先用真诚使人信服方能指挥人民劳动,否则人民就会以为是在折磨他们。
老子提倡君主应该“无为而治”
孔子认为,可以一同学习的人,也能够共同实践理想。
第23题:
第24题: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韩非的中央集权思想
孟子的君轻民贵思想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