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
适应社会的变化
对个体进行教化
有助于社会成员互动
第1题:
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年期的社会化
B.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C.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D.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第2题:
第3题:
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终身社会化
D再社会化
第4题:
()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第5题:
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
第6题:
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的是()。
第7题:
社会福利的社会化,首先是通过社会福利组织的社会化和()来实现的
第8题:
向特殊社会成员的开放
向部分社会成员的开放
向指定社会成员的开放
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开放
第9题:
宗教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教育无目的论
第10题:
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早期社会化过程
再社会化过程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
第11题:
基本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终身社会化
再社会化
第12题:
个体的成人化
个体的成熟化
个体的适应过程
个体的社会化
第13题: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 )的过程。
A.成年人
B.社会人
C.心理健全的人
D.合格社会成员
第14题:
第15题:
社会化的目的是( )。
第16题: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主动再社会化,个体主动、自觉地调整自己,适应新的情况;另一种是强制再社会化,这是对未能成功完成初期社会化的个体进行重新再教育的过程,使他们接受社会现行的行为规范和文化模式,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第17题:
幼儿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实际是帮助每个个体从自然人向()的转化过程。
第18题:
对再社会化正确的理解是()。
第19题:
成年期的社会化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第20题:
成年人
社会人
心理健全的人
合格社会成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文化人
社会人
文明人
正常人
第23题: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
成年人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