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是相同的,用公式:V=M/2n,可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道数V。式中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的记录道数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如何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一炮的()道,第二炮的()道,第三炮的()道和第四炮的()道,均接收到界面上同一点A的反射波.


    正确答案:19;13;7;1.

  • 第2题:

    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中,炮点和排列移动的距离是()的,而且是()移动.


    正确答案:相同;等距离.

  • 第3题:

    什么叫排列、道距和炮检距?


    正确答案: 对于每一个炮点,都要布置许多接收点.一个接收点就叫做一道,所有的接收点就构成一个排列.一个排列常用120道.道与道之间的距离叫做道距,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炮检距,炮点与最近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移距,炮点与最远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则叫最大炮检距.

  • 第4题:

    已知M=120;n=30,观测系统为3200-225-0, 求:炮点每次移动道数.


    正确答案: ∵V=M/(2n)=2
    每放一炮,炮点移动2道。

  • 第5题:

    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

    • A、道距;
    • B、炮检距;
    • C、偏移距.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问答题
    计算覆盖次数n 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的距离d=50m. 求: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 道间距△X=25m
    ∵n=M△X/(2d)
    =240×25/(2×50)
    =60
    覆盖次数为60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中,炮点和排列移动的距离是()的,而且是()移动.

    正确答案: 相同,等距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

    正确答案: 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是相同的,用公式:V=M/2n,可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道数V。式中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的记录道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计算物流系统的保本点和保利点?

    正确答案: (1)对最低物流业务量的确定(保本点)
    Y= px
    Y= a + bx P=( p - b) x – a = 0
    X0  =  a / ( p- b) = a / cm
    Y0  = p x0
    (2)保利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V 知:M=120,n=30,3200-225-0. 求:V=?

    正确答案: ∵V=M/(2n)
    =120/(2×30)
    =2
    每放一炮,炮点和排列都移动2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第一炮的()道,第二炮的()道,第三炮的()道和第四炮的()道,均接收到界面上同一点A的反射波.

    正确答案: 19,13,7,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已知M=120;n=30,观测系统为3200-225-0, 求:炮点每次移动道数.

    正确答案: ∵V=M/(2n)=2
    每放一炮,炮点移动2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计算覆盖次数n 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的距离d=50m. 求: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 道间距△X=25m
    ∵n=M△X/(2d)
    =240×25/(2×50)
    =60
    覆盖次数为60次.

  • 第14题:

    如何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


    正确答案: 炮点和排列移动的道数是相同的,用公式:V=M/2n,可计算炮点和排列移动道数V。式中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的记录道数

  • 第15题:

    当炮点位于排列左侧时就叫小号放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已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距离d=50m,求:覆盖次数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道间距△X=25m.
    n=m△X/2d=240×25/2×50=60
    复盖次数为60次.

  • 第17题:

    若用△X表示道间距,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道数,则d为炮点和排列移动的().d=().


    正确答案:距离;(M△X)/(2n)

  • 第18题:

    问答题
    用复地震道记录如何计算瞬时振幅和瞬时相位?

    正确答案: 已知复地震道地震记录Z(t),用下式A(t)=(见式08CC-13)可计算出瞬时振幅A(t)φ(t).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什么叫排列、道距和炮检距?

    正确答案: 对于每一个炮点,都要布置许多接收点.一个接收点就叫做一道,所有的接收点就构成一个排列.一个排列常用120道.道与道之间的距离叫做道距,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炮检距,炮点与最近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偏移距,炮点与最远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则叫最大炮检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若用△X表示道间距,n为覆盖次数,M为排列道数,则d为炮点和排列移动的().d=().

    正确答案: 距离,(M△X)/(2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列车定员数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列车定员数是列车编组数和车辆定员数的乘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枪和炮在口径上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口径在20毫米以上叫做炮,口径在20毫米以下叫做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根数、规格、直径、间距4项表头,如何排列才算合理?

    正确答案: 根数、规格、直径、间距,跟图纸标注保持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已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距离d=50m,求:覆盖次数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道间距△X=25m.
    n=m△X/2d=240×25/2×50=60
    复盖次数为60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