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是入射射线的强度
I为X线穿过厚度为X的物体后的强度
X为吸收物质的厚度
e为自然对数的底
μ为物质对X线的衰减系数
第1题: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反比
B.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正比
C.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正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正比
D.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正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反比
E.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的强度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成正比、与厚度成反比
第2题:
关于公式I=10e-μX的表述,错误的是
A.10为自X线管发出的X线强度
B.I为X线穿过厚度为X的物体后的强度
C.X为吸收物质的厚度
D.e为自然对数的底
E.μ为物质对X线的衰减系数
第3题:
关于公式I=10e一uX的表述,错误的是
A.10为自X线管发出的X线强度
B.I为X线穿过厚度为X的物体后的强度
C.X为吸收物质的厚度
D.e为自然对数的底
E.u为物质对X线的衰减系数
第4题:
强度为I的单色射线通过厚度为ΔX的材料后,强度减弱ΔI,其关系式为△I=μIΔX,此式表示下列哪种现象()
第5题:
以下有关X线衰减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第6题:
当射线通过厚度为X的物质后,射线强度的衰减规律是:()(式中:μ-线吸收系数[衰减系数];e-自然对数的底;I0-射线原有的强度;I-射线通过物质后的强度)
第7题: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第8题:
是经典的均质物质线性衰减系数公式
I是通过物体后X线的强度
I0是入射射线的强度
e是Euler′s常数(2.718)
d是X线自球管发射后行进的总距离
第9题:
入射X线强度
通过物体后X线强度
线性衰减系数
X线所通过物质的厚度
常数
第10题:
10为自X线管发出的X线强度
I为X线穿过厚度为X的物体后的强度
X为吸收物质的厚度
e为自然对数的底
μ为物质对X线的衰减系数
第11题: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正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反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正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正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正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反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成正比,与物质的厚度成反比
第12题:
X线穿过物体的厚度
入射X线强度
线性衰减系数
出射X线强度
X线穿过物体的时间
第13题:
公式中I=I0e-μd,I0表示
A.物体厚度
B.人体吸收的X线强度
C.通过物体后的X线强度
D.入射的X线强度
E.光子数量
第14题:
A、入射X线强度
B、出射X线强度
C、线性衰减系数
D、X线穿过物体的厚度
E、X线穿过物体时间
第15题:
单色、窄束、强度为I0的X射线通过厚度d的材料后的衰减公式为(),而对于强度为I0的单色、宽束X射线通过厚度d的材料后的衰减公式为()。
第16题:
关于公式I=10e-μX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如果I0为初始X线强度,I为通过物体的X线强度,d为物体的厚度,μ为物体对X线的衰减系数,则它们的关系可表述为()
第18题:
当单色窄束X射线通过厚度为d的物质后,表示射线强度衰减规律的公式为I=I0e-μd。
第19题:
I=I0÷eμdb
I=I0×eμ/d
I=I0×ed/μ
I=I0×e1/μd
I=I0×eμd
第20题:
I=I0eμx
I=I0e-μx
I0=Ie-μx
I=I0e-2μx
第21题: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吸收
半价层厚度
第22题: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反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正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正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正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强度成正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及厚度成反比
X线衰减后的强度与入射X线的强度反比,与所穿过物质的密度成正比、与厚度成反比
第23题:
入射X线强度
出射X线强度
线性衰减系数
X线穿过物体的厚度
X线穿过物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