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不同类型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急性猪瘟引起的败血症典型病理变化是()

    A.无溶血

    B.肝肾明显淤血肿大

    C.尸僵完全

    D.脾脏显著肿大

    E.血液凝固不良


    参考答案:B

  • 第2题:

    猪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发病急、死亡率高;
    (2)体温通常升至41℃以上、厌食、畏寒;
    (3)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4)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

  • 第3题:

    简述不同类型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典型变化为淋巴结周边出血(大理石样变),脾脏出血性梗死,盲肠和结肠粘膜有纽扣状溃疡,肾土黄色并有小出血点,膀胱粘膜有针尖样出血点。

  • 第4题:

    近年来猪瘟流行发生了变化,出现()、温和型猪瘟,呈散发性流行。

    • A、非典型性猪瘟
    • B、非洲猪瘟
    • C、慢性型猪瘟
    • D、急性型猪瘟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猪瘟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脾脏出现()

    • A、肿大
    • B、萎缩
    • C、梗死
    • D、出血
    • E、坏死灶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猪瘟特征性病理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急性猪瘟与亚急性、慢性猪瘟病理的变化是不同的:
    a、急性猪瘟的病理变化是:
    (1)黏膜、浆膜、淋巴结、心、肺、喉头、肾盂、膀胱、胆囊等处常有数量不等、程度不一的出血斑点。(2)淋巴结呈大理石状外观,以腹腔内淋巴结最为典型,肿大、暗红色、切面多汁,呈弥漫性出血或周边出血。
    (3)脾脏边缘呈出血性梗塞死灶。
    (4)扁桃体常有炎症。
    (5)脑的变化以充血为主,偶见脑膜有少数出血点。
    b、亚急性和慢性猪瘟的病理变化是:主要病变为坏死性肠炎,一般见于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的黏膜上。炎症从淋巴滤泡开始,向外发展,形成同心轮层状的扣状肿,黑褐色,突出黏膜表面,中央低陷,有的剥脱形成溃疡。

  • 第7题:

    简述急性猪瘟的眼观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皮肤、粘膜、浆膜、实质器官见出血点、出血斑。
    (2)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切面呈大理石样。
    (3)脾脏边缘梗死。
    (4)麻雀卵肾。
    (5)胆囊、膀胱黏膜、咽喉、会厌软骨、扁桃体见针尖状出血点。
    (6)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呈急性非化脓性脑炎。

  • 第8题:

    问答题
    猪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发病急、死亡率高;
    (2)体温通常升至41℃以上、厌食、畏寒;
    (3)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4)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猪瘟临床剖检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有哪些?

    正确答案: 体表有紫斑或出血点,淋巴结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变,脾脏出血性梗死,盲肠、回肠、结肠内形成纽扣状肿胀,肾脏表面有针尖状出血,严重时呈麻雀卵样变化,膀胱粘膜有针尖状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单纯性急性猪瘟病理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单纯型猪瘟: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呈典型的败血症特征,
    ①皮肤、粘膜、脏器表面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出血斑,特别是肾脏,膀胱粘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此是猪瘟的特征性变化。
    ②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外观呈红色体积肿大,切面多汁,被膜下由于出血而呈红色。实质里也由于淋巴组织坏死以及同时淋巴组织和网状细胞增生而呈现灰黄色或灰白色,形成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纹理。
    ③脾脏急性脾炎或脾脏边缘梗死灶,呈暗红色或紫褐色,严重时暗紫黑色。
    ④急性骨髓炎巨噬细胞明显减少,进一步血小板数量减少。
    ⑤出现非化脓性脑炎。
    ⑥消化道:口角粘膜,扁桃体,回盲瓣可出现出血性坏死,形成溃疡。胃粘膜、十二指肠粘膜,大肠粘膜出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严重时可出现坏死灶。
    ⑦肾脏可以出现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
    ⑧肺脏出现淤血、水肿。
    ⑨实质器官出现急性变性。
    ⑩有些病例胆囊粘膜出现出血点、坏死和纤维素性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不同类型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典型变化为淋巴结周边出血(大理石样变),脾脏出血性梗死,盲肠和结肠粘膜有纽扣状溃疡,肾土黄色并有小出血点,膀胱粘膜有针尖样出血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猪瘟与急性猪丹毒的剖解病理变化区别?

    正确答案: ①两者在急性时,体表都可见红斑,猪瘟为出血性红斑,指压不褪色,猪丹毒为充血性红斑,指压褪色。
    ②淋巴结:猪瘟是被膜下及小粱的出血,故切面呈大理石样,猪丹毒多是点状出血。
    ③肾:猪瘟是在贫血的基础上发生斑点状出血呈火鸡蛋外观,猪丹毒的肾淤血有散发点状出血,无大理石样病变。
    ④脾:猪瘟的脾一般不肿大,边缘有暗红色梗死灶;猪丹毒的脾肿大,樱桃红色,不见梗死灶,白髓周围有红晕。
    ⑤胃肠道:猪瘟的病变主要在大肠,有时可见纽扣状溃疡,猪丹毒的病变在胃和十二指肠,主要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急性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是()。

    A.疣状心内膜炎

    B.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样变

    C.脾脏肿大,有出血性梗死

    D.肾脏贫血,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正确答案:BD

  • 第14题:

    “虎斑心”是下列()的典型病理变化。

    • A、口蹄疫
    • B、禽流感
    • C、猪瘟
    • D、猪蓝耳病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不同类型猪瘟的典型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典型变化为淋巴结周边出血(大理石样变),脾脏出血性梗死,盲肠和结肠粘膜有纽扣状溃疡,肾土黄色并有小出血点,膀胱粘膜有针尖样出血点。

  • 第16题:

    急性猪瘟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黏膜、浆膜、淋巴结、心、肺、喉头、肾盂、膀胱、胆囊等处常有数量不等、程度不一的出血斑点。(2)淋巴结呈大理石状外观,以腹腔内淋巴结最为典型,肿大、暗红色、切面多汁,呈弥漫性出血或周边出血。(3)脾脏边缘呈出血性梗塞死灶。(4)扁桃体常有炎症。(5)脑的变化以充血为主,偶见脑膜有少数出血点。

  • 第17题:

    如何诊断和治疗非典型猪瘟?


    正确答案: 非典型猪瘟不具备教科书和图谱所描述的典型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因此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又由于病程稍长会继发细菌感染(如继发猪肺疫、仔猪副伤寒、放线杆菌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而表现出细菌性疾病的变化掩盖了原发猪瘟的真相,造成诊断和用药困难。猪瘟确诊需要做荧光抗体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但在猪场和养猪户无法做到。通过几年临床实践,总结如下经验供参考:
    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者可怀疑猪瘟感染
    (1)长期高烧不退(稽留热)达41—42℃以上,并有脓性眼眵。
    (2)连续用三天抗菌药无效。
    (3)病程稍长者出现腹部、耳尖、尾部、鼻端发绀,并有后躯麻痹现象。
    (4)猪瘟疫苗接种剂量、接种时间或疫苗本身查出问题。
    治疗措施:
    (1)猪瘟血清注射
    通过血清注射,症状消失后3—5天再重新进行猪瘟疫苗接种。
    (2)猪瘟疫苗紧急接种
    接种剂量为15--25头份,可根据病猪体重大小、病程长短选择。同时,配合注射免疫增强剂。接种疫苗24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症状对症下药,不必拘泥。
    通过三年多实践,临床治疗数千病例,效果如下:
    发病0—3天,治愈率可达85%。
    发病4—7天,治愈率可达70%。
    发病8天以上,治愈率可达50%。
    非典型猪瘟的治疗效果,主要在于早诊断、早治疗,在无继发感染时效果更佳。

  • 第18题:

    单纯性急性猪瘟病理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单纯型猪瘟: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呈典型的败血症特征,
    ①皮肤、粘膜、脏器表面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出血斑,特别是肾脏,膀胱粘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此是猪瘟的特征性变化。
    ②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外观呈红色体积肿大,切面多汁,被膜下由于出血而呈红色。实质里也由于淋巴组织坏死以及同时淋巴组织和网状细胞增生而呈现灰黄色或灰白色,形成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纹理。
    ③脾脏急性脾炎或脾脏边缘梗死灶,呈暗红色或紫褐色,严重时暗紫黑色。
    ④急性骨髓炎巨噬细胞明显减少,进一步血小板数量减少。
    ⑤出现非化脓性脑炎。
    ⑥消化道:口角粘膜,扁桃体,回盲瓣可出现出血性坏死,形成溃疡。胃粘膜、十二指肠粘膜,大肠粘膜出现卡他性出血性炎症。严重时可出现坏死灶。
    ⑦肾脏可以出现出血性肾小球性肾炎。
    ⑧肺脏出现淤血、水肿。
    ⑨实质器官出现急性变性。
    ⑩有些病例胆囊粘膜出现出血点、坏死和纤维素性炎。

  • 第19题:

    单选题
    “虎斑心”是下列()的典型病理变化。
    A

    口蹄疫

    B

    禽流感

    C

    猪瘟

    D

    猪蓝耳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近年来猪瘟流行发生了变化,出现()、温和型猪瘟,呈散发性流行。
    A

    非典型性猪瘟

    B

    非洲猪瘟

    C

    慢性型猪瘟

    D

    急性型猪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亚急性和慢性猪瘟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主要病变为坏死性肠炎,一般见于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的黏膜上。炎症从淋巴滤泡开始,向外发展,形成同心轮层状的扣状肿,黑褐色,突出黏膜表面,中央低陷,有的剥脱形成溃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猪瘟的主要临床特征和主要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症状:体温升高41℃以上,食欲废绝,有脓性结膜炎,鼻盘干燥,行动缓慢,背腰拱起;常挤卧一起;初便秘后下痢,耳根、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上有暗红色出血点;阴茎鞘积尿,呈浑浊白色液体,具恶臭。
    病变:主要为出血性败血症和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全身皮肤、浆膜、勃膜和实质脏器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以肾脏和淋巴结最常见。淋巴结边缘出血,断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肾脏呈土黄色,表面有多量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脾脏边缘有呈球状梗塞性坏死灶,色黑而隆起。肠管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主要在大肠,尤其在回肠口附近呈轮状、扣状溃疡(扣状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猪瘟的眼观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皮肤、粘膜、浆膜、实质器官见出血点、出血斑。
    (2)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切面呈大理石样。
    (3)脾脏边缘梗死。
    (4)麻雀卵肾。
    (5)胆囊、膀胱黏膜、咽喉、会厌软骨、扁桃体见针尖状出血点。
    (6)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呈急性非化脓性脑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