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通过人体的参考射线束进行测量
对通过人体后的衰减射线进行测量
将这些数据编码成二进制数据
将这些二进制数据送往计算机
只对通过人体后的衰减射线束进行测量,对其他射线束无需测量
第1题:
电子枪
机架
探测器
计算机系统
控制台键盘
第2题:
颈部CTA的适应证包括颈部血管疾病
颈部CTA的适应证包括颈部良、恶性肿瘤
扫描范围一般从鼻咽部开始,扫描至主动脉弓上缘
对比剂成年人一般用量为90~120ml,儿童按体重计算,用量为1ml/kg
注射对比剂后15s做动脉期扫描
第3题:
动态扫描
重叠扫描
高分辨力扫描
多期扫描
CT透视
第4题:
快速运算单元
高速存储器
反投影门控阵列处理器
缓冲器
主控计算机
第5题:
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可在一次屏息下完成
没有层与层之间的停顿
屏息情况下容积扫描,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
层厚响应曲线变窄,使纵向分辨力提高
受检者运动伪影因扫描速度快而减少
第6题:
焦点的尺寸
探测器孔径的大小
光子数的多少和量子的自然起伏
扫描层厚
采样间距
第7题:
0.5%~1%
1%~1.5%
2%~5%
2%~3%
3%~5%
第8题:
使受检者更舒适
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减小
使受检者腰部垫高
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增大
使受检者减轻疼痛
第9题:
重叠扫描
薄层扫描
超薄层扫描
目标扫描
重点扫描
第10题:
图像噪声降低
图像对比度增加
图像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力增加
图像实际层厚比设置层厚增加
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增加
第11题:
采用床下球管设备
加有专用X线过滤器
采用低毫安曝光
缩短扫描时间
采用高速图像重建技术
第12题:
12h内不服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4h内不宜吃固体食物
不鼓励饮水
不做任何运动
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
第13题:
4MHU/min
3MHU/min
2MHU/min
1.5MHU/min
1MHU/min
第14题:
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探测器排数的比值
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层距的比值
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层数的比值
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层厚或全部射线束宽度的比值
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和扫描所用时间的比值
第15题:
用于心脏成像时,可比64层CT减少一半的扫描时间
可对血管和骨骼进行直接减影
可对肿瘤组织进行特征性识别
对人体的体液成分进行识别
双源CT的球管和探测器系统与电子束CT相同
第16题:
射线束的宽度
光通量
扫描层厚
重建算法
重建矩阵
第17题:
肿瘤大小
肿瘤形态
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
肿瘤的位置
第18题:
CT机固有空间分辨力0.5mm
扫描层厚为1~1.5mm的薄层扫描
图像重建使用高分辨力算法
应用512×512以上矩阵采集
使用高千伏和高毫安秒扫描
第19题:
受检者运动伪影因扫描速度快而减少
由于没有层与层之间的停顿,一次扫描时间缩短
层厚敏感曲线增宽,纵向分辨力提高
一般不会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可任意地回顾性重组
第20题:
气体探测器利用闪烁晶体将X线转换成可见光,然后再转换成电能
固体探测器直接将X线转换成电能
固体探测器灵敏度高,有较高的光子转换效率,但会产生拖尾伪影
气体探测器稳定性好、响应时间快、几何利用率高、无余辉产生
总检测率=几何效率×固有(转换)效率
第21题:
检查前一天服腹泻药清洁肠道或检查前进行灌肠清洁
检查前10min肌注山莨菪碱20mg
开始扫描前先通过肛门向结肠内注入水1000~1500ml
扫描范围从结肠脾曲上缘扫描至直肠末端
可以进行CT仿真结肠镜的后处理
第22题:
0.3mm、0.4mm
0.3mm、0.5mm
0.5mm、0.6mm
0.5mm、1.0mm
0.6mm、1.0mm
第23题:
扫描预处理方法
扫描交迭采样的修正
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
扇形束重建
多层孔束体层重建
第24题:
25级
60级
250级
500级
6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