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方式。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方式。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简述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方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中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包括()

    A.工资

    B.奖金

    C.年终奖

    D.独生子女补贴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张小姐2010年5月从公司获得工资、薪金收入40000元。另外,张小姐还获得某设计院的劳务报酬收入40000元。现在,张小姐有两种纳税方式:①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收入分别纳税;②两项所得合并纳入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则在这两种方式中,节税的是( ),且可节税( )元。

    A.①;5200

    B.①;5240

    C.②;5200

    D.②;5240


    正确答案:A
    解析:方式①: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40000-2000)×25%-1375=8125(元),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40000×(1-20%)×30%-2000=7600(元),共应纳税15725元;方式②:应纳税额=(40000+40000-2000)×35%-6375=20925(元)。可见,分开纳税可节税20925-15725=5200元。

  • 第3题:

    利用税率进行筹划,通过高税率所得项目转换成低税率所得项目的方法,可以实现少纳税款、减轻税法的目的。下列筹划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

    A.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可通过改变支付次数、收入均衡支付等方法,以降低每次的应纳税所得额,避免一次收入过高而适用高税率的情况

    B.由于相同数额的丁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等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税率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是节税的一个重要方法

    C.在纳税人工资、薪金较高,适用边际税率高的情况下,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更有利于节省税款

    D.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低,因此可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


    参考答案:C
    解析: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等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可利用税率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在纳税人工资、薪金较高,适用边际税率高的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更有利于节省税款。

  • 第4题:

    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A

    B



  • 第5题:

    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可以采用哪些税收筹划方法?请分别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可以采用规避纳税义务、适用低税率、充分利用税收优惠、缩小税基等策略。
    如国外来华工作人员在国外的工资薪金所得,通过避免使自己成为居民纳税人就可以规避纳税义务。通过增加福利,减少名义工资就是利用缩小税基策略进行税收筹划。

  • 第7题:

    简述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方式。


    正确答案: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嘉奖、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当取得的收入达到某一档次时,就要支付与该档次税率相对应的税额,也就是说,月收入越高,税率越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就越多。
    工资薪金所得常用的筹划方式有:
    (1)工资、薪金所得均匀筹划。对于累进税率的纳税项目,应纳税的计税依据在各期分布越平均,越有利于节省纳税支出。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就必须尽可能每月均衡发放工资,从而减少工资、薪金所得适用高档税率征税的部分。
    (2)工资、薪金所得福利化筹划。取得高薪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消费满足程度,但是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累进的,随着收入的提高,税收负担也会加重。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时,新增薪金带给纳税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渐减少。而把向员工支付现金性工资转为为员工提供福利不但可以增加员工的满足程度,还可以减轻其税负。
    (3)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筹划。2005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在计征时,应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该《通知》明确,在一个纳税年度里,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算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同时,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 第8题: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

    • A、工资
    • B、薪金
    • C、津贴
    • D、劳动分红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

    正确答案: 1、独生子女补贴
    2、家属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内部退养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月份进行平均,缴纳所得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筹划方法。

    正确答案: 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根据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利息所得,除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外,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规定,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它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同时为配合国家有关制度改革,又规定按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交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等专项基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取得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筹划有以下两种方法:
    (1)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第一种筹划方法
    第一种筹划方法就是将个人的存款以教育基金或其他免税的形式存入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
    1安排教育储蓄。在征收利息税时期,为了避免利息所得缴税,首选教育储蓄。但是由于税法对教育储蓄的限制条件也较多,如每户的最高限额为2万元,对拥有大量资金的储户并不适用;而且当银行储蓄停征利息税时,安排教育储蓄也没有了纳税筹划的意义。
    2进行国债投资。购买国债是一种较好的纳税筹划选择。其优点在于国债票面利率高,有时还高于教育储蓄的利率;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大,对于个人而言,如果不能一次拿出较大数额的资金进行投资,国债投资的减税好处并不明显。
    3投资股票。对于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股票,但是投资风险较大。
    4保险。保险虽然实际利率相对较低,但是它的目的并不在于投资而是投保,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我国目前对保险理赔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股息、红利所得的第二种筹划方法
    由于股息、红利所得一经分配就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被投资企业保留利润不分配也有递延纳税期限的限制。所以,股息、红利所得的第二种丑化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被投资企业分配利润,或将保留的盈余通过其他方式转移出去,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间接的节税收益。
    总之,对于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税收筹划要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工资、薪金是个人所得税的最主要征税项目,其纳税筹划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根据月实际收入水平课税,对其进行税收筹划的方法主要有:
    (1)工资、薪金福利化筹划。取得高薪是提高一个人消费水平的主要手段,但因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累进的,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金带给纳税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所以,把纳税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福利,照样可以增加其消费满足,却可少缴个人所得税。比如,由企业员工提供住所、假期旅游津贴、福利设施等。
    (2)纳税项目转换与选择的筹划。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税率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是节税的一个重要思路。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而在有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就会节约税收。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将收入在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之间转换以节约纳税。
    (3)利用“削山头”法进行筹划。对于适用于累进税率的纳税项目,应纳税的计税依据在各期分布越平均,越有利于节省纳税支出。利用“削山头”的方法,将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各期进行分摊,可以起到降低边际税率,节约纳税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方式。

    正确答案: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嘉奖、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一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当取得的收入达到某一档次时,就要支付与该档次税率相对应的税额,也就是说,月收入越高,税率越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就越多。
    工资薪金所得常用的筹划方式有:
    (1)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化筹划。对于累进税率的纳税项目,应纳税的计税依据在各期分布越平均,越有利于节省纳税支出。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就必须尽可能每月均衡发放工资,从而减少工资、薪金所得适用高档税率征税的部分
    (2)工资、薪金所得福利化筹划。取得高薪可以提高每个人的消费满
    足程度,但是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累进的,随着收入的提高,税收负担也会加重。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时,新增薪金带给纳税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渐减少。而把向员工支付现金性工资转为为员工提供福种不但可以增加员工的满足程度,还可以减轻其税负。
    (3)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筹划。2005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5年l月l日起,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在计征时,应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该《通知》明确,在一个纳税年度里,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算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同时,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


    参考答案:

    1、独生子女补贴
    2、家属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内部退养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月份进行平均,缴纳所得税


  • 第14题:

    员工福利计划安排的税收筹划方式不包括:()

    A.将福利纳入工资、薪金中集中发放

    B.将员工工资、薪金收入所得福利化、保险化

    C.分月发放奖金、分次支付劳务报酬

    D.试行年薪制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工资、薪金所得,不包括()。

    A:工资
    B:薪金
    C:津贴
    D:兼职收入

    答案:D
    解析: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兼职收入为劳务报酬所得。

  • 第16题:

    工资、薪金所得
    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 第17题:

    关于股票期权的纳税筹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员工被授予股票期权的时候,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 B、行权时应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应纳税额
    • C、员工应该尽量选择低价位进行行权,在高价位进行转让
    • D、股票期权的收益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计税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工资、薪金是个人所得税的最主要征税项目,其纳税筹划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根据月实际收入水平课税,对其进行税收筹划的方法主要有:
    (1)工资、薪金福利化筹划。取得高薪是提高一个人消费水平的主要手段,但因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累进的,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金带给纳税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所以,把纳税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福利,照样可以增加其消费满足,却可少缴个人所得税。比如,由企业员工提供住所、假期旅游津贴、福利设施等。
    (2)纳税项目转换与选择的筹划。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利用税率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是节税的一个重要思路。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而在有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就会节约税收。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将收入在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之间转换以节约纳税。
    (3)利用“削山头”法进行筹划。对于适用于累进税率的纳税项目,应纳税的计税依据在各期分布越平均,越有利于节省纳税支出。利用“削山头”的方法,将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各期进行分摊,可以起到降低边际税率,节约纳税的目的。

  • 第19题:

    什么是工资薪金纳税筹划的“削山头”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实现收入的平均化,从而减少纳税?


    正确答案: (1)对于适用于累进税率的纳税项目,应纳税的计税依据在各期分布越平均,越有利于节省纳税支出。“削山头”法,指的是将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各期进行分摊,使其在各期分布平均,从而降低边际税率,节省税收支出。
    (2)收入平均化的手段通常有:
    ①一次性奖金分摊筹划法。对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不再减除费用,而是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所以,可以改变上述奖金的发放方式,实行分摊发放,在一定情况下就可以减少纳税。
    ②工资分摊筹划法。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这些行业包括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其税负合理化。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仅是这些行业的工资起伏比较大,故当纳税人在其他行业遇到每月工资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时,就可以借鉴该项政策的做法,即将每月收入平均分摊、这样就可以少缴税款、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 第20题:

    问答题
    计算汪先生全年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合计(假设每月工资薪金均在月底发放)。

    正确答案:
    全年工资薪金共计应纳个人所得税=684(年终奖)+1980(11月行权)+(6000×12-60000)×3%(12个月工资)=3024(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可以采用哪些税收筹划方法?请分别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可以采用规避纳税义务、适用低税率、充分利用税收优惠、缩小税基等策略。
    如国外来华工作人员在国外的工资薪金所得,通过避免使自己成为居民纳税人就可以规避纳税义务。通过增加福利,减少名义工资就是利用缩小税基策略进行税收筹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工资薪金纳税筹划的“削山头”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实现收入的平均化,从而减少纳税?

    正确答案: (1)对于适用于累进税率的纳税项目,应纳税的计税依据在各期分布越平均,越有利于节省纳税支出。“削山头”法,指的是将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在各期进行分摊,使其在各期分布平均,从而降低边际税率,节省税收支出。
    (2)收入平均化的手段通常有:
    ①一次性奖金分摊筹划法。对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不再减除费用,而是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所以,可以改变上述奖金的发放方式,实行分摊发放,在一定情况下就可以减少纳税。
    ②工资分摊筹划法。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这些行业包括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其税负合理化。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仅是这些行业的工资起伏比较大,故当纳税人在其他行业遇到每月工资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时,就可以借鉴该项政策的做法,即将每月收入平均分摊、这样就可以少缴税款、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
    A

    工资

    B

    薪金

    C

    津贴

    D

    劳动分红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