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反馈信息是编辑过程中比较次要的环节,一般编辑过程中并不作要求
宣传评介是传播出版信息,引导读者阅读的工作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选题、组稿直接影响审稿工作
第1题:
于编辑过程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第2题:
下列关于编辑过程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3题:
选题体现着编辑活动的方向、宗旨和奋斗目标
选题对组稿工作能起指导作用
只要选题工作做得好,出版物的质量就有了保证
选题计划是编辑方针的具体化
第4题:
编辑过程可以省略组稿环节
编辑过程可以省略选题策划环节
可以直接进入审稿和编辑加工环节
组稿环节中的选择作者一项已经完成
第5题:
编辑过程各阶段及其具体环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前一环节的工作为后一环节的工作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后一环节的工作检验前一环节工作的效果
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审稿工作,只要有好的选题,就会有好的出版物
审稿和加工整理可以合并成一个环节,以加快出书速度
收集反馈信息能对选题与审稿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检验
第6题: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
审稿的主要作用是对书稿质量“把关”
审稿要以市场为导向
审稿过程中,编辑人员要对稿件进行具体修改
经过社内三审的稿件还必须通过外审才能决定取舍
第7题:
信息采集以选题策划为中心,选题策划以信息采集为基础
选题是组稿的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
认真做好审稿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有充足的稿源,还可以提高组稿效率
审稿是编辑加工整理的前提,编辑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第8题:
编辑过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编辑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一系列基本环节不能随意改变
为了以最快速度出书,编辑有权减少部分基本环节
不同载体形式的出版物,编辑过程是不同的
同种载体不同类型的出版物,编辑过程没有差别
编辑过程的历史性,表现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编辑过程会发生变化
第9题:
编辑劳动
复制劳动
发行劳动
创作劳动
第10题:
一二校以校是非为重点
付印样通读可脱离原稿审读校样
校对人员无权修改原稿
校对质疑及编辑排疑,均应记录存档
第11题:
第12题:
编辑过程各阶段及其具体环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前一环节的工作为后一环节的工作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后一环节的工作检验前一环节工作的效果
选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审稿工作,只要有好的选题,就会有好的出版物
审稿和加工整理可以合并成一个环节,以加快出书速度
收集反馈信息能对选题与审稿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检验
第13题:
下列关于编辑过程各环节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4题:
图书编辑
责任编辑
期刊编辑
编辑
第15题:
同一个环节的两个方面,可以侧重其中一个方面进行
先后进行的两个环节,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
两个环节,其先后次序可以灵活掌握
两个环节,但可以同时进行
第16题:
信息采集是选题策划的基础
校样处理也是编辑过程的环节
编辑工作的最后环节是样品检查
编辑加工是对作品进行改编
组稿环节主要是为已经确定的选题落实作者
第17题:
是编辑工作中的核心环节
是选题决策成功的基础
有助于编辑人员提高审稿和加工的质量
有助于出版单位评价营销绩效
编辑工作中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对信息的了解、积累和研究
第18题:
组稿
审稿
选题策划
信息采集
第19题:
编辑离不开作者
作者离不开编辑
编辑和作者之间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
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第20题:
编辑工作的创造性表现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等环节中
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与图书发行量成正比
编辑在确立选题时要对社会需要及文化学术领域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
在审稿和加工整理过程中融入编辑的知识和智慧
第21题:
信息采集
选题和审稿
组稿
出版物宣传
第22题:
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
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第23题:
收集反馈信息是编辑过程中比较次要的环节,一般编辑过程中并不作要求
宣传评介是传播出版信息,引导读者阅读的工作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选题、组稿直接影响审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