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试论白居易的慎选法吏与富民止狱。
白居易是唐代政治家、思想家,其思想特色在于崇儒尚法;以儒为主,兼采道、法。由于他处在唐代走向衰败之时,所以,其思想多注重挽救时弊,解决实际问题。
白居易以儒学为主,结合唐代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进步意义的主张:
①理大罪,赦小过。理大罪,主要针对藩镇、长吏而言;赦小过,针对下层官吏而言。白居易认为,只有严惩横行不法的藩镇、长吏,才能使天下人心悦诚服,执行法律。下层官吏的过失若可宽有则宽有,才能使人感恩效力。
②消除犯罪,止狱措刑。认为只有百姓衣食有余,才能遵循礼教,只有礼教盛兴,才能刑措不用。所以说,贫穷是人民犯罪的根源。要想消除犯罪,必须先养性、富民。
③肉刑可废不可复。认为肉刑的废除是干古仁政。因为肉刑残酷,有伤人情,如果恢复肉刑,是不合时宜的。
④慎选司法官吏。只有有了明习法令、谨慎治狱的司法官吏,才能"准法科罪"。
略
第2题:
慎选法吏和富民止狱是柳宗元提出的两项法律主张。
A对
B错
第3题:
慎选法吏和富民止狱是柳宗元提出的两项法律主张。
第4题:
角色扮演法教材因与传统法所用资料差别较大,而且费工费时费力,难度较大,要谨慎选用。
第5题:
白居易的法律主张包括()。
第6题:
试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
第7题:
下列诗歌中,不属于白居易作品的是()
第8题:
第9题:
韩愈
柳宗元
刘禹锡
白居易
第10题:
反对恢复肉刑
慎选司法官吏
刑、礼、道迭相为用
理大罪,赦小过
第11题:
第12题:
李白
杜甫
王维
白居易
第13题:
富民止狱
君主要从根本上使百姓富裕,推崇道德教化,启发他们的脸痴心,阻塞冤屈与滥刑的邪门,使人们从内心乐生,而害怕犯罪,这样,才能使犯罪自然减少,刑罚弃置不用。
略
第14题:
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写道:“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中的“岁晏”是什么意思?
第15题:
“三吏”、“三别”和《琵琶行》的作者分别是()。
第16题:
府吏皃寻,李延共止。(皃)
第17题:
提出“升法科,选法吏”主张的唐朝庶族地主代表人物是:()
第18题:
试论狱政管理的实践依据。
第19题:
试论白居易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的不同特点。
第20题:
白居易和元稹
杜甫和白居易
杜甫和元稹
李白和白居易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隐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