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的结果
常不能持久
无正常的QRS-T波
快速且不规则的小振幅波动
频率为150~250次/分
第1题:
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昏厥,心电图出现无法辨认的Q郧波群、ST段及T波,频率300~400次/分振幅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诊断是
A.心室扑动
B.心室颤动
C.心房纤颤
D.窦性停搏
E.室性心动过速
第2题:
关于房颤的心电图检查结果,错误的是()
Af波代替P波
Bf波频率350~600次/分
C心室率100~160次/分
DQRS波通常变宽
E心室律极不规则
第3题:
关于正常U波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4题:
关于房颤的心电图检查结果,错误的是()
第5题: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心跳骤停
第6题:
对
错
第7题:
U波方向大体与T波方向一致
最大的U波常出现在V和V导联
心率快则U波振幅增高
正常U波的形态为前半部斜度较大,后半部较平缓
一般U波的振幅为同导联T波振幅的5%~25%
第8题:
QRS波与T波均消失
波形、振幅极不规则
频率极不规则
表现为波幅低小的颤动波
表现为波幅高达的颤动波
第9题:
正常U波的形态为前半部斜度较大,后半部较平缓
U波方向大体与T波方向一致
心率快则U波振幅增高
最大的U波常出现在V2和V3导联
一般U波的振幅为同导联T波振幅的5%~25%
第10题:
是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的结果
常不能持久
无正常的QRS-T波
快速且不规则的小振幅波动
频率为150~250次/分
第11题:
可见与QRS波群无关的P波
QRS波群增宽,有继发性ST—T改变
心室波为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
频率可达140~200次/分
心室波为大小不等极不均齐的低小波
第12题: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第13题:
第14题:
心室颤动的心电图特征是()
第15题:
心室扑动有QRS-T波群可识别,频率达200~250次/分,但心脏丧失排血功能。
第16题: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第17题: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心房纤颤
窦性停搏
室性心动过速
第18题:
频率约为250~500次/分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心室颤动
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不规则.形态不同的颤动波
情绪应激在继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粗大型心室颤动”的患者容易除颤成功
第19题:
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停搏
心房纤颤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第20题: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第21题:
心室波为大小不等极不均齐的低小波
可见频率极慢的心房波,但与心室波无关
心室波增宽,有继发性ST—T改变
心室波为连续快速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
扑动波的频率可达300~500次/分
第22题:
f波代替P波
f波频率350~600次/分
心室率100~160次/分
QRS波通常变宽
心室律极不规则
第23题:
室扑与室颤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
室扑和室颤是猝死时的常见表现之一
心室扑动时有正常的QRS-T波群
心室颤动时QRS-T群完全消失
第24题: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心室颤动
情绪应激在继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不规则、形态不同的颤动波
频率约为250~500次/分
粗大型心室颤动的患者容易除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