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
固定性
完全性
完整性
第1题:
A、地壳运动
B、风吹日晒
C、水动力
D、地质外力
第2题:
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对下述骨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骨折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B、外伤性骨折:骨组织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C、病理性骨折:因骨本身的病变而使骨质疏松,破坏变脆,在正常活动下或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就可发生骨折
D、陈旧性骨折:伤后3周以上的骨折,可作为病理性骨折的一个特殊类型
E、病理性骨折的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第3题:
材料受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韧性。 ()
第4题:
在外力的作用下,骨的()和()遭到破坏叫骨折。
第5题:
()是机体在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下,引起的组织非开放性损伤。
第6题:
在外力作用下,钢能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稳定地改变形状而不破坏的能力叫钢的塑性。
第7题: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但仍保持不破坏的性质叫塑性。
第8题:
材料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最大能力叫()。
第9题:
金属材料抵抗外力作用而不致破坏的能力,叫()。外力是拉力时,叫抗拉强度;外力是压力时,叫();外力是弯曲力时,叫()。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即称骨折。临床上对骨折的描述,常根据创伤的原因、创伤的解剖部位、骨折线的特点、皮肤或黏膜破裂来命名
骨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损害,即称骨折
骨积劳断裂即称骨折
骨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损害,即称骨折。临床上对骨折的描述,常根据创伤的解剖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来命名
骨积劳断裂即称骨折。临床上对骨折的描述,常根据创伤的解剖部位例如桡骨下端骨折
第13题:
骨折的定义为
A、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即称骨折。临床上对骨折的描述,常根据创伤的原因、创伤的解剖部位、骨折线的特点、皮肤或黏膜破裂来命名
B、骨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损害,即称骨折
C、骨积劳断裂即称骨折
D、骨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损害,即称骨折。临床上对骨折的描述,常根据创伤的解剖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来命名
E、骨积劳断裂即称骨折。临床上对骨折的描述,常根据创伤的解剖部位例如桡骨下端骨折
第14题:
材料受外力作用后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刚度。
第15题: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未发生显著变形而突然破坏的现象称为材料的(),材料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尚不破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也叫()
第16题:
由于外力作用,使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受机械破坏时称为骨折。
第17题:
在外力作用下,钢能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稳定的改变其形状而不破坏的能力叫钢的弹性。
第18题: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第19题:
金属材料在外力的作用值下,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叫()。
第20题:
钢材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能力叫金属的强度。
第21题:
在外力作用下,钢能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稳定地改变其形状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叫钢的()。
第22题:
塑性
强度
弹性
冲击韧性
第23题:
挫伤
骨折
骨裂
脱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