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一女性患者,26岁,已婚,继发性痛经3年,月经周期30天,经期5天,量中等。3年前曾人工流产1次,术后开始经常下腹痛,并逐渐加剧。妇科检查:子宫较正常略大,后位,活动度差,子宫骶骨韧带处扪及数个小结节,有触痛,两侧附件增厚,轻度压痛。此患者最大可能的诊断是A 子宫肌瘤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卵巢炎 D 生殖器结核 E 慢性附件炎

题目
单选题
一女性患者,26岁,已婚,继发性痛经3年,月经周期30天,经期5天,量中等。3年前曾人工流产1次,术后开始经常下腹痛,并逐渐加剧。妇科检查:子宫较正常略大,后位,活动度差,子宫骶骨韧带处扪及数个小结节,有触痛,两侧附件增厚,轻度压痛。此患者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

子宫肌瘤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卵巢炎 

D

生殖器结核 

E

慢性附件炎


相似考题
更多“一女性患者,26岁,已婚,继发性痛经3年,月经周期30天,经期5天,量中等。3年前曾人工流产1次,术后开始经常下腹痛,并”相关问题
  • 第1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是

    A、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成正比

    B、继发性痛经

    C、痛经逐年加重

    D、经前开始,经期加重,经后缓解

    E、痛经与月经周期无关


    参考答案:BCD

  • 第2题:

    女性,26岁,已婚,继发性痛经3年,月经周期30天,经期5天,3年前曾人工流产1次,术后开始经期下腹痛,并逐渐加剧。妇科检查:子宫较正常略大,后位,活动度差,子宫骶骨韧带处扪及数个小结节,有触痛,两侧附件增厚,轻度压痛。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肌瘤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卵巢癌

    D、生殖器结核

    E、慢性附件炎


    参考答案:B

  • 第3题:

    患者,女性,33岁。分娩后3个月开始月经周期缩短,但周期尚规律

    A.原发性闭经

    B.继发性闭经

    C.原发性痛经

    D.围绝经期综合征

    E.黄体功能不足


    参考答案:E

  • 第4题:

    患者女性,42岁,已婚,G3P1,人工流产2次,近2年,月经期延长,量多,痛经明显,子宫孕60天大小,质硬,经期检査时子宫触痛明显,双附件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肥大
    C、早孕
    D、子宫肌瘤
    E、子宫内膜异位症

    答案:A
    解析:
    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类似子宫肌壁间肌瘤,质硬,亦可由经量增多等症状。也可使子宫增大,月经增多。但子宫腺肌病有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史,子宫多呈均匀增大,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有时经前与经后子宫大小可有变化。B超检查可有助于诊断。有时两者可以并存。

  • 第5题:

    患者,女,27岁,已婚,于半年前自然流产后行清宫术,术后低热起伏,小腹时痛,带下量多,色黄稠,小便短赤,经行腹痛加重,此次就诊值经期第二天,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痛连腰骶,经量多,色紫黯,质稠,有血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病诊断为()

    • A、肝肾亏损型痛经
    • B、湿热瘀阻型痛经
    • C、气滞血瘀型痛经
    • D、寒凝血瘀型痛经
    • E、气血虚弱型痛经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痛经主要证候是()

    • A、经行小腹痛,并随月经周期发作
    • B、经前、经期痛属实,经后痛属虚
    • C、胀胜于痛属气滞,痛胜于胀属血瘀
    • D、绞痛属寒,刺痛属热
    • E、初潮起即痛称原发性痛经,以后再痛属继发性痛经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女,30岁,已婚,继发性痛经2年。2年前曾人工流产1次,术后开始痛经,进行性加重,平日月经规则3~4天/(28~30)天,量中。妇科检查:子宫较正常略大,后位,活动度差,子宫骶骨韧带处扪及数个小结节,有触痛,两侧附件增厚,轻度压缩,此患者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 A、子宫肌瘤
    • B、卵巢炎
    • C、子宫内膜异位症
    • D、慢性附件炎
    • E、生殖器结核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多选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是( )
    A

    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成正比

    B

    继发性痛经

    C

    痛经逐年加重

    D

    经前开始,经期加重,经后缓解

    E

    痛经与月经周期无关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女性,36岁,8年前曾行一次人工流产术,术后半年出现痛经,并进行性加重,经量较前略多。妇检:子宫后位增大活动受限,B超检查见子宫肌层回声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盆腔炎

    B

    侵蚀性葡萄胎

    C

    继发性痛经

    D

    子宫腺肌病

    E

    盆腔结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30岁,已婚。2月前曾作人流术,术后即时觉下腹疼痛,伴腰痛,活动后明显,月经22~25天一行,带下量稍多。其诊断是()
    A

    痛经

    B

    带下病

    C

    月经先期

    D

    妇人腹痛

    E

    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妇人腹痛相当于西医的盆腔炎:此病多在产后,流产后,宫腔内手术处置后,或经期卫生保健不当之际,邪毒乘虚侵袭,与气血相搏,正邪交争,而发生以上诸症。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6岁。2年前开始痛经,进行性加重,伴性交痛,为()
    A

    原发性闭经

    B

    继发性闭经

    C

    子宫内膜异位症

    D

    围绝经期综合征

    E

    排卵性功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1.患者为育龄妇女,发病时间为分娩后,此种生理因素可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黄体功能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缩短,因此符合排卵性功血的表现。 2.因行刮宫术后发生闭经,因此符合继发性闭经的诊断。 3.从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和表现可判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4.患者为继发性痛经,痛经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并有器质性改变,最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5.从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先天性无阴道,属于原发性闭经。

  • 第12题:

    单选题
    一女性患者,26岁,已婚,继发性痛经3年,月经周期30天,经期5天,量中等。3年前曾人工流产1次,术后开始经常下腹痛,并逐渐加剧。妇科检查:子宫较正常略大,后位,活动度差,子宫骶骨韧带处扪及数个小结节,有触痛,两侧附件增厚,轻度压痛。此患者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

    子宫肌瘤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卵巢炎 

    D

    生殖器结核 

    E

    慢性附件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女性患者,26岁,已婚,继发性痛经3年,月经周期30天,经期5天,量中等。3年前曾人工流产1次,术后开始经常下腹痛,并逐渐加剧。妇科检查:子宫较正常略大,后位,活动度差,子宫骶骨韧带处扪及数个小结节,有触痛,两侧附件增厚,轻度压痛。此患者最大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肌瘤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卵巢炎

    D、生殖器结核

    E、慢性附件炎


    答案:B

  • 第14题:

    患者,女,30岁,已婚。2个月前曾作人工流产术,术后即时觉下腹疼痛,伴腰痛,活动后明显,月经22—25天一行,带下量稍多。其诊断是( )

    A.痛经

    B.带下病

    C.月经先期

    D.妇人腹痛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病历摘要:
    女性,48岁,因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1年就诊。
    患者既往月经正常,3~4/30天,经量中等,无痛经。近一年来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7/24天,经量明显增多,不伴痛经。GP,均为足月顺产。带环已15年。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子宫如孕12周大小,表面凸凹不平,质硬,无压痛,双侧附件(-)。
    实验室检查:WBC6.8×10/L,Hb85g/L,PLT190×10/L。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初步诊断:子宫肌瘤;贫血(中度);宫内节育器,
    (2)诊断依据
    ①中年女性,慢性病程。
    ②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伴痛经1年。
    ③既往月经正常。带环已15年。
    ④查体子宫如孕12周大小,表面凸凹不平,质硬,无压痛。
    ⑤辅助检查Hb85g/L。
    2.鉴别诊断(6分)
    (1)子宫腺肌病:可表现为月经量多,子宫增大,质硬。但腺肌病常伴明显痛经,妇科查体子宫压痛,可查B型超声,必要时结合病理检查以除外。
    (2)子宫肉瘤:可表现为月经改变,子宫增大,但多见于老年女性,肿瘤生长迅速。可查B超,必要时结合活组织检查以除外。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B型超声检查。
    ②取环及分段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③完善术前化验。
    4.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依据具体情况选择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4分)

  • 第16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特点是()。

    • A、痛经发生于月经前期
    • B、痛经开始于月经前,经期加重,经后缓解
    • C、痛经与月经周期无关
    • D、痛经经期轻微,经后加重
    • E、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痛经的主要症候表现为()。

    • A、经行腹痛,起于初潮者,称原发性痛经;经行以后出现腹痛,称继发性痛经
    • B、经前、经期腹痛属实;经后腹痛属虚
    • C、经期前后小腹剧痛或隐痛,伴随月经周期发作
    • D、胀甚于痛者为气滞;痛甚于胀者为血瘀
    • E、刺痛属热;绞痛属寒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患者女性,26岁。2年前开始痛经,进行性加重,伴性交痛,为()

    • A、原发性闭经
    • B、继发性闭经
    • C、子宫内膜异位症
    • D、围绝经期综合征
    • E、排卵性功血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配伍题
    女性,27岁,15岁初潮,量中等,无痛经。18岁曾患胸膜炎,继而短期经量增多后,经量渐少,现闭经1年。体检:全身发育尚好,稍瘦,子宫略小,附件未及肿块。盆腔摄片散在钙化。诊断为( )|女性,26岁,已婚3年,生育史:0-0-3-0。患者于第2次人流后出现痛经并渐加重,经量不增多,经期略延长。体检全身发育中等,子宫后位常大,活动欠佳,左附件扪及囊性块物5~6cm,活动度差。诊断为( )
    A

    慢性盆腔炎

    B

    卵巢早衰

    C

    生殖道炎症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E

    生殖道结核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女,36岁,8年前曾行一次人工流产术,术后半年出现痛经,并进行性加重,经量较前略多。妇检:子宫后位增大活动受限.B超检查见子宫肌层回声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盆腔炎

    B

    侵蚀性葡萄胎

    C

    继发性痛经

    D

    子宫腺肌病

    E

    盆腔结核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痛经的主要证候表现为(  )。
    A

    经行腹痛,起于初潮者,称原发性痛经;经行以后出现腹痛,称继发性痛经

    B

    经前、经期腹痛属实;经后腹痛属虚

    C

    经期前后小腹剧痛或隐痛,伴随月经周期发作

    D

    胀甚于痛者为气滞;痛甚于胀者为血瘀

    E

    刺痛属热;绞痛属寒


    正确答案: E
    解析: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下列哪项不正确:()
    A

    痛经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B

    痛经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

    C

    痛经为继发性

    D

    偶有周期性腹痛不一定与月经同步

    E

    痛经常于经期第1天开始


    正确答案: E
    解析: 渐进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 第23题:

    单选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特点是()
    A

    痛经发生于月经前期

    B

    痛经开始于月经前,经期加重,经后缓解

    C

    痛经与月经周期无关

    D

    痛经经期轻微,经后加重

    E

    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


    正确答案: E
    解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是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常于月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至经后数日。

  • 第24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女性,48岁,因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及经量增多1年就诊。患者既往月经正常,3~4/30天,经量中等,无痛经。近一年来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7/24天,经量明显增多,不伴痛经。G2P2,均为足月顺产。带环已15年。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子宫如孕12周大小,表面凸凹不平,质硬,无压痛,双侧附件(-)。实验室检查:WBC6.8×109/L,Hb85g/L,PLT190×109/L。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初步诊断:子宫肌瘤;贫血(中度);宫内节育器。
    (2)诊断依据
    ①中年女性,慢性病程。
    ②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伴痛经1年。
    ③既往月经正常。带环已15年。
    ④查体子宫如孕12周大小,表面凸凹不平,质硬,无压痛。
    ⑤辅助检查Hb85g/L。
    2.鉴别诊断(6分)
    (1)子宫腺肌病:可表现为月经量多,子宫增大,质硬。但腺肌病常伴明显痛经,妇科查体子宫压痛,可查B型超声,必要时结合病理检查以除外。
    (2)子宫肉瘤:可表现为月经改变,子宫增大,但多见于老年女性,肿瘤生长迅速。可查B超,必要时结合活组织检查以除外。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B型超声检查。
    ②取环及分段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③完善术前化验。
    4.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依据具体情况选择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4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