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间隙较狭窄
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结构为缝隙连接
传递速度较快
单向传递
第1题:
关于电突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化学性突触比较,突触间隙狭窄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突触延搁较短
D.通常为单向传递
E.也称为缝隙连接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对电突触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6题:
下列对电突触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第7题:
对电突触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8题: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突触前后膜的电阻较低
为双向传递
为单向传递
第9题: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突触前后膜的电阻较低
为双向传递
为单向传递
以上都不是
第10题:
与化学性突触相比,突触间隙狭窄
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突触延搁较短
通常为单向传递
也称为缝隙连接
第11题:
与化学性突触相比,突触间隙狭窄
突触延搁较短
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通常为单向传递
也称为缝隙连接
第12题:
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局部电流和EPSP能以电紧张的形式从一个细胞传向另一个细胞
电突触传递一般为双向传递
电突触传递一般存在较长的潜伏期
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中
第13题:
下列对电突触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突触间隙大约为2nm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突触延搁短
D、突触前动作电位是突触传递的直接因素
E、通常为单向传递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关于电突触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电突触的基本结构为()。
第19题:
突触间隙大约为2nm
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突触延搁短
突触前动作电位是突触传递的直接因素
通常为单向传递
第20题:
突触间隙较狭窄
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结构为缝隙连接
传递速度较快
单向传递
第21题:
化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以及突触间隙构成,电突触没有突触间隙
化学突触传递主要是单向传递,电突触传递是双向传递
化学突触传递有时间延搁,电突触传递没有时间延搁
化学突触传递有易疲劳性,电突触没有疲劳性
化学突触传递易受环境影响,电突触不易受环境影响
第22题:
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电突触实际是神经元间紧密接触的部位
两层膜的间距很小
电阻低,局部电流可以从中通过
信息传递速度很慢,可双向传递
第23题:
突触间隙大约为2nm
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突触前动作电位是突触传递的直接因素
突触延搁短
通常为单向传递
第24题: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缝隙连接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