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管道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
小儿消化道通透性高、吸收率高,药物过量易引起毒副反应
皮质激素以引起婴幼儿肠黏膜坏死
水杨酸可能引起胃穿孔
婴幼儿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宜尽早使用止泻剂
第1题:
A、目的是提升临床用药质量
B、实质是临床用药研究
C、各级医院都必须实行专项处方点评
D、可以以某一疾病的用药为中心进行调研与点评
第2题:
小儿用药应注意事项是
A.小儿禁用或慎用化学药物
B.熟悉小儿特点,绝不滥用药物
C.小儿的临床症状特点
D.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E.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第3题:
关于小儿消化道的解剖特点正确的是( )。
第4题:
有关小儿用药剂量的不正确说法是
A.与成人的剂量相等
B.依成人剂量按体重折算成小儿剂量是最科学的
C.按体表面积折算
D.查小儿用药剂量折算表
E.结合临床实际按体表面积和体重折算小儿用药剂量
第5题:
第6题:
针对小儿用药,下述不正确的是()
第7题:
关于小儿消化道特点与用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关于小儿硬膜外阻滞,叙述不当的是()
第9题:
小儿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择药物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
应根据年龄、疾病及病情选择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用药次数
以上均正确
第10题: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时,可普遍使用抗生素
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用药
要按规定用量服药
必须结合儿童具体情况计算用药量
要考虑小儿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
第11题:
小儿肠管道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
小儿消化道通透性高、吸收率高,药物过量易引起毒副反应
皮质激素以引起婴幼儿肠黏膜坏死
水杨酸可能引起胃穿孔
婴幼儿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宜尽早使用止泻剂
第12题:
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大便深黄而臭
形体消瘦
淡苔白,脉细无力
第13题:
关于神经症的共性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4题:
关于小儿腹泻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病因分为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
B.非感染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气候因素
C.饮食不当引起的称为食饵性肠炎
D.常见的细菌感染为大肠杆菌
E.感染因素分为消化道内感染和消化道外感染
第15题:
针对小儿用药,下列哪项不正确( )。
A.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用药
B.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C.要按规定用量服药
D.药物必须结合儿童具体情况计算用药量
E.要考虑小儿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
第16题:
小儿用药应注意事项是
A.熟悉小儿特点,绝不滥用药物
B.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C.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D.对小儿的临床诊断
E.小儿禁用或慎用化学药物
第17题:
关于小儿中医保健叙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关于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以下关于小儿贫血的护理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关于小儿药物吸收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第21题:
病因分为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气候因素
饮食不当引起的称为食饵性肠炎
常见的细菌感染为大肠杆菌
感染因素分为消化道内感染和消化道外感染
第22题:
穿刺间隙的选择与成人相同
骶管用药易向胸部硬膜外腔扩散
麻醉作用出现较成人早
麻醉中血压下降发生率低于成人
用药浓度较成人低
第23题:
小儿肠管道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因此药物过量不易引起毒副反应
小儿肾脏对水、电解质平衡调节功能较好
小儿对影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药物不敏感
外用药物不会使小儿吸收过多引起中毒
某些药物在儿科的使用目的可与成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