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
A王守仁
B颜之推
C顾炎武
D朱熹
第2题:
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有()
第3题:
《汉书·董仲舒传》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以上材料反映了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第4题:
宣扬“天刑”说的唐代思想家是()。
第5题: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第6题:
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第7题:
“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
第8题: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朱熹
第9题:
王守仁
颜之推
顾炎武
朱熹
第10题:
唯物论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辩证法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11题:
朱熹
张载
张协
程颐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第14题:
我国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念属于()
第15题: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16题: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第17题:
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对于儒学地位的奠基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以下符合他观点的话是()
第18题:
注重教育的后天培养,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第19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他否认了()
第20题:
仲长统
刘颂
白居易
朱熹
第21题: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朱熹
第22题:
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第23题:
孔子
孟子
王守仁
朱熹
第24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发展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