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荀子》
《老子》
《孟子》
第1题:
“故学至乎礼而上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语出()。
第2题:
“知皆扩而充之矣”出自()。
第3题: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出自()。
第4题: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
第5题: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哪位圣人之言?()
第6题:
“万物皆备于我”出自()。
第7题:
《论语》
《老子》
《荀子》
《孟子》
第8题: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性天之妙唯静者知之”
诚于忠而形于外”
吾日三省吾身”
以上都不对。
第9题:
《论语》
《老子》
《孟子》
《庄子》
第10题:
孔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第11题:
第12题:
《老子》
《孟子》
《论语》
《庄子》
第13题:
翻译: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第14题:
下列属于儒家伦理观念的是()。
第15题:
《吕氏春秋》载:“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罚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百姓)利莫厚焉。”此观点直接反驳的是()。
第16题:
“外物皆备于我”是()的观点。
第17题: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语出自()
第18题:
下列哪些选项讲的是“致诚”的内涵意义?()
第19题:
《论语》
《荀子》
《老子》
《孟子》
第20题:
《老子》
《庄子·天下》
《孟子》
《论语》
第21题:
第22题:
老子
孟子
荀子
孔子
第23题:
庄子
孔子
老子
创造力
第24题:
孔子
老子
孟子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