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胀缩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填空题隧道开挖后,膨胀土围岩风干脱水或浸水,都将引起围岩体积变化,产生()。因此,隧道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和支护围岩。”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隧道是IV~ V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 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64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铺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位于IV ~VI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 第2题:

    关于隧道新奥法的设计施工,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支护体系设计时不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
    (B)支护体系设计时应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
    (C)隧道开挖后经监测围岩充分松动变形后再衬砌支护
    (D)隧道开挖后经监测围岩压力充分释放后再衬砌支护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关于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隧道开挖后不衬砌支护
    B.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隧道开挖后根据经验及时衬砌支护
    D.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答案:B
    解析:
    新奥法的要点包括:①围岩体和支护视做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岩体是主要的承载单元;②允许围岩产生局部应力松弛,也允许作为承载环的支护结构有限制的变形;③通过试验、量测决定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的承载—变形—时间特性;④按“预计的”围岩局部应力松弛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⑤在施工中,通过对支护的量测、监视,修改设计,决定支护措施或第二次衬砌。

  • 第4题:

    公路隧道穿越膨胀岩地层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

    A、隧道支护衬砌宜采用圆形或接近圆形的断面形状
    B、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
    C、初期支护刚度不宜过大
    D、初期支护后应立即施筑二次衬砌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第14.2.1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支护衬砌形状宜采用圆形或接近圆形的断面。根据第14.2.5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仰拱应及时施作,使支护衬砌尽早形成闭合结构,以增加衬砌的整体承载能力,控制边墙变形,防止底鼓现象。根据第14.2.2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应采用先柔后刚、先让后顶、分层支护的设计方法。

  • 第5题:

    隧道开挖是控制施工工期和造价的关键工序,保证开挖质量,为围岩的稳定和支护创造良好条件。(1).下面隧道开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断面法可用于I-III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
    B.台阶法可用于III-I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
    C.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II-I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开挖
    D.双侧壁导坑法可用于V级围岩隧道开挖

    答案:A,B,D
    解析:
    P391全断面法可用于I-III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台阶法可用于III-Ⅳ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Ⅳ-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V级围岩。

  • 第6题:

    隧道开挖后,膨胀土围岩风干脱水或浸水,都将引起围岩体积变化,产生()。因此,隧道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和支护围岩。


    正确答案:胀缩效应

  • 第7题:

    新奥法设计施工中应遵守“紧封闭”原则,其主要内容是()

    • A、尽早对开挖后的硐壁进行混凝土喷射,避免围岩的长时间暴露
    • B、适时对开挖后的硐壁进行混凝土喷射,避免围岩的长时间暴露
    • C、尽早对围岩施作封闭形支护,尽早阻止围岩变形
    • D、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形支护,及时阻止围岩变形

    正确答案:A,D

  • 第8题:

    隧道在开挖后自稳时间小于完成支护所需时间的地段,应根据围岩的情况、开挖方式、进度要求、机械配套情况,选择下列一种或几种措施进行超前支护或预加固处理()

    • A、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工作面。
    • B、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支护或管棚超前支护。
    • C、设置临时仰拱。
    • D、地表锚杆、地表注浆加固、小导管周边注浆和围岩深孔注浆。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多选题
    隧道在开挖后自稳时间小于完成支护所需时间的地段,应根据围岩的情况、开挖方式、进度要求、机械配套情况,选择下列一种或几种措施进行超前支护或预加固处理()
    A

    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工作面。

    B

    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支护或管棚超前支护。

    C

    设置临时仰拱。

    D

    地表锚杆、地表注浆加固、小导管周边注浆和围岩深孔注浆。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隧道开挖后,围岩周边发生变形,而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称为()。

    正确答案: 形变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开挖后的隧道,为了保持围岩的稳定性,一般需要进行支护和()。

    正确答案: 衬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软弱围岩隧道IV、V、VI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IV、V、VI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

    正确答案: 35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有关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隧道开挖后立即衬砌支护
    B.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隧道开挖后,让围岩充分回弹后再衬砌支护
    D.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下列有关新奥法的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中,正确的是(  )。

    A.隧道开挖后立即衬砌支护
    B.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隧道开挖后,让围岩充分回弹后在衬砌支护
    D.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答案:B
    解析:
    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是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因此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 第15题:

    在岩层中开挖铁路隧道,下列说法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围岩压力是隧道开挖后,因围岩松动而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B. 围岩压力是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而作用于衬砌结构上的压力
    C. 围岩压力是围岩岩体中的地应力
    D. 在Ⅳ级围岩中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支持结构的刚度越大,其上的围岩压力越大

    答案:A,B,D
    解析:
    AB两项正确,围岩压力是指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按作用力发生形态,围岩压力可分为松动压力、变形压力、膨胀压力、冲击压力等;C项错误,狭义上,圈岩压力是指围岩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地应力是存在于岩体中来受扰动的自然应力,主要由构造应力场和自重应力场组成,因此围岩压力不是地应力;D项正确,刚度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越大,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越大,柔性支护可使围岩产生一定位移而使形变压力减小。

  • 第16题:

    隧道开挖,当围岩自稳时间在12-24h之间必须采用先支护后开挖的措施( )。


    答案:对
    解析:
    由于围岩的自稳时间较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进行支护后再开始下一循环的开挖。

  • 第17题:

    开挖后的隧道,为了保持围岩的稳定性,一般需要进行支护和()。


    正确答案:衬砌

  • 第18题:

    隧道开挖后,应该让围岩有限度的变形,然后再予以支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隧道施工时,当围岩自稳时间可达()小时时,工作面多采用环形开挖,然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当围岩自稳时间在()之间,必须采用先超前支护后开挖的措施,通常采用超前锚杆支护,若洞室跨度较大,可采用()支护。


    正确答案:24;12到24h;超前小导管

  • 第20题:

    填空题
    隧道开挖后,膨胀土围岩风干脱水或浸水,都将引起围岩体积变化,产生()。因此,隧道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和支护围岩。

    正确答案: 胀缩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隧道开挖后不施作衬砌支护

    B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

    隧道开挖后根据经验及时衬砌支护

    D

    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新奥法施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其中新奥法的要点包括:①围岩体和支护视做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岩体是主要的承载单元;②允许围岩产生局部应力松弛,也允许作为承载环的支护结构有限制的变形;③通过试验、量测决定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的承载—变形—时间特性;④按预计的围岩局部应力松弛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⑤在施工中,通过对支护的量测监视修改设计决定支护措施或第二次衬砌。

  • 第22题:

    填空题
    隧道施工时,当围岩自稳时间可达()小时时,工作面多采用环形开挖,然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当围岩自稳时间在()之间,必须采用先超前支护后开挖的措施,通常采用超前锚杆支护,若洞室跨度较大,可采用()支护。

    正确答案: 24,12到24h,超前小导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对软弱破碎围岩条件的隧道施工应遵循()。
    A

    先开挖后支护

    B

    直接开挖

    C

    边开挖边支护

    D

    先支护后开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隧道新奥法的设计施工,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
    A

    支护体系设计时不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

    B

    新奥法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

    C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围岩充分松动变形后再衬砌支护

    D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围岩压力充分释放后再衬砌支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 T50833—2012)第7.3.13条规定,新奥法是指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以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支撑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测量进行施工指导的暗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