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如何理解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相关问题
  • 第1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照凯恩斯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总需求,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因此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3)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因此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继续上升,从而持有货币,导致对货币的需求趋向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从这三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消费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认为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因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政府应运用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

  • 第2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正确答案:总需求不足

  • 第4题:

    凯恩斯是如何用总需求不足解释周期性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正确答案:(1)周期性失业又称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2)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紧缩性缺口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3)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 第5题: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正确答案: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萧条阶段。凯恩斯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取决于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力)与利息率水平。因为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两种需求都不足,从而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

  • 第6题:

    需求不足型失业又叫做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需求不足型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正确答案: 按照失业发生的原因,失业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需求不足型失业,指由于经济不景气,需求减少而引致的失业;
    第二种是摩擦性失业,是由于想转换工作,或刚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正在找工作引致的失业;
    第三种是结构性失业,指由于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与求职者的特性不吻合而引致的失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凯恩斯认为,就业(产出)取决于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的总需求价格。
    总供给价格具有固定性,总需求价格具有变动性。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的有效需求未必总能实现充分就业。有效需求往往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首先在于消费倾向递减造成的消费需求不足。其次,由于利息率下降受阻,投资需求也呈不足。这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怎样理解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 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供给价格是指导致且也肯雇用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时所需取得的收益,这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所有产品供给价格之和即总供给价格;
    需求价格是指企业与其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其产品的价格,共需求价格是全部企业与其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的总和。
    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增加而增加。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相反则会缩减生产减少雇员。只有当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预期利润,从而既不扩大胜信函也不缩减生产,达到均衡状态,这时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正确答案: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萧条阶段。凯恩斯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取决于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力)与利息率水平。因为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两种需求都不足,从而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照凯恩斯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总需求,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因此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3)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因此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继续上升,从而持有货币,导致对货币的需求趋向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从这三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消费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认为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因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政府应运用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

    正确答案: 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所谓供给价格是导致企业肯雇用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是所必需取得的收益,这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所有产品供给价格之和即总供给价格。所谓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用来购买其产品的价格。总需求价格是全部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总和。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增加而增加,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亦即一定就业量下预期收益会超过引致这一就业量所必需的收益时,企业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相反,则会缩减生产,减少雇员。只有当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预期利润,从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是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因此,假定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表明有效需求不足,于是失业率就会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凯恩斯认为,这时就需要有政府出来用膨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加以干预,以降低失业率,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凯恩斯认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

    • A、体制性原因
    • B、有效需求不足
    • C、季节性原因
    • D、结构性失调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现象的发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


    正确答案: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所谓供给价格是导致企业肯雇用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是所必需取得的收益,这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所有产品供给价格之和即总供给价格。所谓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用来购买其产品的价格。总需求价格是全部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总和。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增加而增加,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亦即一定就业量下预期收益会超过引致这一就业量所必需的收益时,企业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相反,则会缩减生产,减少雇员。只有当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预期利润,从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是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因此,假定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表明有效需求不足,于是失业率就会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凯恩斯认为,这时就需要有政府出来用膨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加以干预,以降低失业率,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 第16题:

    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凯恩斯认为,就业(产出)取决于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的总需求价格。
    总供给价格具有固定性,总需求价格具有变动性。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的有效需求未必总能实现充分就业。有效需求往往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首先在于消费倾向递减造成的消费需求不足。其次,由于利息率下降受阻,投资需求也呈不足。这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论。

  • 第17题:

    自失业现象产生以来,许多学者都在探求失业是如何产生、如何治理等一系列失业问题,已经形成了多种失业理论。其中主要有:()

    • A、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B、供给学派的“供给不足”理论
    • C、菲利普斯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曲线
    • D、阿瑟·奥肯的失业法则
    • E、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正确答案:A,B,C,D,E

  • 第18题:

    周期性失业就是由于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判断题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现象的发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和失业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凯恩斯是如何用总需求不足解释周期性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正确答案: (1)周期性失业又称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2)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紧缩性缺口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3)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自失业现象产生以来,许多学者都在探求失业是如何产生、如何治理等一系列失业问题,已经形成了多种失业理论。其中主要有:()。
    A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B

    供给学派的“供给不足”理论

    C

    菲利普斯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曲线

    D

    阿瑟•奥肯的失业法则

    E

    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如何理解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

    正确答案: (1)周期性失业是指由经济周期阶段性的波动造成的失业。在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下降而在经济衰退时周期性失业上升。周期性失业不仅与整体的经济表现密切相关,而且也因为造成的失业比例大,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学家和政府最为关注。
    (2)凯恩斯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陷阱。
    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单调上升,因此消费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当消费达到极大值时,即使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也不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消费达到极大值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说明消费是不足的。
    ②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低,投资者不投资或减少投资,使经济更加萧条,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更低,投资者投资得更少,以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是:投资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③流动性陷阱
    利率r的下降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时,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都将转化为人们手中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r不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货币的价格r也存在刚性,货币政策会失效。
    三大心理规律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不可能无限增加),总需求是不足的,产出水平必然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并且主要手段是运用财政政策(经济陷入流动偏好陷阱),所以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财政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虽然人们的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储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现象。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②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往往使资本家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3)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持有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愿意多持有货币,以致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
    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萧条与失业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由此,凯恩斯论证了国家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