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
权利
家庭
精神
第1题:
我国民法通则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类()、()、()
第2题: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
第3题:
关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说法正确的有()
第4题: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
第5题:
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两种
达到法定年龄的所有公民不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的资格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18岁以下的公民无任何民事行为能力
第6题:
第7题:
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两种
达到法定年龄,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民事责任的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不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设定的资格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8题:
年龄状况
教育程度
家庭状况
精神状态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年龄
权利
家庭
精神
第11题:
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两种
达到法律年龄,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设定义务的资格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第12题:
年龄
身高
精神状态
性别
第13题:
《民法通则》规定,()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14题:
关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关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正确的是()。
第16题:
《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第17题:
民事行为能力是公民一出生就有的
一切公民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即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第18题:
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可分为两种
达到法定年龄,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并能独立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的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不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设定资格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不满1O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19题:
民事行为能力因公民的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的差别分为不同的种类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的前提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
公民无差别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第20题:
晚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晚于公民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晚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早于公民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晚于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早于公民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晚于公民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21题: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第22题:
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是一致的
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因公民、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丧失而丧失
公民、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同时,即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机关或代表实现,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由自己或其代理人实现
第23题: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有民事权利能力,就享有了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实现具体民事权利能力的条件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内涵不同,前者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的前提,是公民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后者是公民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无差别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则因公民的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的差别而分为不同的种类
第24题: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