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
《社会团体登记条例》
《公益事业捐赠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1题:
我国关于安全管理的规定大多分布在《档案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保守国家密码法》等法律中。
第2题:
以下法律规范涉及到信息公开规定的是()。
第3题:
以下法律规范,不属于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的是()。
第4题:
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可以分为()的信息公开。
第5题:
下列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适用主体的是?()
第6题:
我国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规范是()。
第7题: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活动,适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8题:
我国目前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
第9题:
鉴于保密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不同,我国把两法分列入不同的法律部门。
第10题:
《基金会管理条例》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公益事业捐赠法》
《公务员法》
第11题:
《政府信息公开法》
《阳光下的政府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行政程序法》
第12题:
《行政处罚法》
《社会团体登记条例》
《公益事业捐赠法》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13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全国性的高位阶的法律依据,为公民的信息公开请求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同时确定了政府信息()的基本准则。
第14题:
以公开主体作为标准,我国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可以分为()。
第15题:
关于《公共事业捐赠法》中非政府组织信息公开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的信息不属于政府应重点公开的信息。
第17题: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属于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
第18题: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现实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适用主体是()
第20题:
()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正式诞生。
第21题:
社会团体信息公开
民办非企业信息公开
基金会信息公开
村委会信息公开
第22题:
《社会团体登记条例》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基金会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第23题: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
基金会
居委会
第24题:
仅只向社会公开
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等
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非政府组织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职责,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